一百四十八 忙的腳不沾地 (第1/4頁)
江湖無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罪臣安位叩拜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安位五體投地大禮拜下。
“起來吧。”皇帝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冷漠,說道:“即日起,你就去錦衣衛當個百戶,在京師居住,莫要有不切實際的想法。”
“臣叩謝陛下恩德。”安位滿心苦澀。
想當年咱也是一方土豪,如今連個世券都不給嗎?
認命吧。
京師至水西,水陸五千裡,想跑都跑不掉。
因為皇帝騎馬,安位不敢坐車,老老實實地跟著大部隊步行。
好在,皇帝馬速不快。
快了不方便聊天。
“水西改土歸流,夫人認為如何?”皇帝問道。
這……莫不是要把石柱也改了?我倒是無所謂,卻不能對不起夫君啊。
秦良玉心亂如麻,回道:“此乃長治久安之計,只是怕流官害民,導致前功盡棄。
臣請陛下嚴加督促,務必保證吏治清廉,如此不出十年,水西再無變亂。”
確實如此。
土司叛亂,與朝廷官員的壓榨有很大關係,所以水西各府縣都是挑選的清廉能吏。
朱由檢想了想,覺得還是不要拐彎抹角,開誠佈公的談談比較好。
“論忠誠,諸多土司之中唯石柱為最,且白桿兵戰功赫赫,按理說,朕不該說的,但是為國朝長治久安計,不能不說。
朕一直思量推行改土歸流,縱觀國朝,每次都是土司叛亂而朝廷征剿後實施,未有和平解決的案例。
馬卿,若以世襲伯爵換宣慰使如何?”朱由檢問道。
煞筆才換!
就算你賢明,給國朝續命五百年,那才七百多年啊。
石柱宣慰司雖然沒有水西曆史長,但是也從南宋建炎年間流傳了五百年的。
等大明沒了,石柱宣慰司投了,換個皇朝依舊存在。
伯爵最多與國同休,又沒有封地,哪有宣慰使快活?
這些話想想就好,真敢說出來,不要問皇帝怎麼想,老孃這關就過不了。
“卿只說內心想法,無需疑慮。”朱由檢真誠地:“難得私下說話,不會被記錄在冊,權當討論。”
那我真說了啊,別到時候秋後算賬。
馬祥麟組織了一下語言,道:“各土司所在,皆山高路遠偏僻處,窮困潦倒,物產不豐,百姓又不聞教化,缺乏流官治理的基礎。
且諸多土司中,多數還是忠心耿耿的,陛下不因以楊奢安等輩視其餘。
且因為是祖傳的基業,臣等治下莫不兢兢業業,生怕治下生亂,而流官終歸是流官,要麼圖財,要麼求升遷,不能用心治理,長久看,不如土司好。”
“你啊你,盡說些推搪話。”皇帝輕輕一馬鞭敲在馬祥麟盔甲上,表示就此揭過,又看向秦良玉,問道:“夫人以為如何?”
“伯爵遠遜土司,不值。”秦良玉言簡意賅。
“是啊,不值得。”朱由檢感慨萬千。
歷史上,石柱宣慰司一直存續到新中國建立才被歷史的潮流吞沒,再看大明的公侯們,祖墳早被掏空了。
“然而改土歸流,乃是萬世安定之計,勢在必行。”朱由檢表達了決心,又問道:“夫人和馬卿可知唐王桂王移封東番的事?”
“臣於邸報看過,略知一二。”秦良玉隱約猜到了皇帝的意思。
馬祥麟就一頭霧水,不知道皇帝幾個意思。
所以這麼大人,還是老孃當家做主呢。
領兵打仗沒二話,讀書理政就打瞌睡,怎麼做宣慰使?
“夫人以為,石柱聯合各忠勇土司,用兵於外,換取兩倍於今得封地,如何?”朱由檢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