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五 皇帝的愛 (第1/3頁)
江湖無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稟首輔,膠州捷報,民亂已定!”
“好!”袁可立接過戰報,開啟來看。
“知膠州事王紹徽報聞:初三日,賊起於野,破村八處,聚眾近萬,圍城,急發衙役丁壯固守。
初六,賊分兵往即墨,為總理船場茅元儀部大敗。
是夜,賊宿草木間,用通判計,選調勇士二百,子時墜城出,舉火焚之。
殺死殺傷三千有餘,餘者潰逃,散於鄉野,只追暴惡者,餘者不究。
又得茅總理急報,是夜有賊自海上來,欲裡應外合焚船場,激戰一夜,斃賊二百有餘,擒獲內賊十人。”
“好啊,陛下慧眼識人,果真天生睿智。”袁可立把公文遞給周延儒。
看到王紹徽這個名字,周延儒的嘴角不禁抽了抽。
這不是個好東西。
王紹徽為宣黨黨魁湯賓尹的門生,萬曆二十六年進士,初授鄒平知縣,遷戶科給事中、太常寺少卿,泰昌年劾罷。
天啟四年,因排擠東林黨而被舉薦給魏忠賢,並認義父,進退一人必稟命於忠賢,時稱王媳婦。
同年冬,為左僉都御史,撰寫《東林點將錄》,魏忠賢翻閱此書,驚歎道:“王尚書嫵媚如閨人,筆挾風霜乃爾!真吾家之珍也!”
次年十二月,拜為吏部尚書,因閹黨內訌而罷免。
妥妥滴閹黨,為什麼跑來做膠州知州?
東廠人力資源及背景調查部瞭解一下。
王紹徽依附魏忠賢卻不盲從於魏忠賢,比如反對內臣出鎮、加派、濫刑、重啟三案等,最終失了歡心而下野。
這樣的人,皇帝能讓他閒著?
若非《東林點將錄》的影響實在太大,王媳婦肯定是堂部大佬。
還好,王紹徽沒什麼骨氣,當場收拾行李來了膠州。
若是東林黨,尚書外任知州?
拜拜了您嘞。
見袁首輔如此態度,周延儒違心地說道:“聖明無過於陛下,選賢任能,國朝中興有望。”
“山東亂定,可以集中注意力於遼南矣。”袁可立轉移了話題。
如何處置賊首、獎功罰過,這是皇帝的事。
皇帝正在為山東民亂大發雷霆。
是的,奏報剛到。
“山東近來風調雨順,朕亦免了加派與積欠,又選賢任能,如何會發生如此大規模民亂?”
諸臣低頭,不敢吭聲。
一般來說,大規模造反都是官府不作為,但是皇帝開口就是賢能,讓人不好反駁啊。
“駱思恭。”
“臣在。”
“朕問你,山東民亂,錦衣衛為何沒能提前偵知?”
錦衣衛在跟東廠爭表現呢。
要完成皇帝的任務,要盯著山西陝西甘肅,還要盯著文武百官,實在是沒人盯著山東了。
駱思恭磕頭,道:“臣疏忽此事,有罪,請陛下責罰。”
罰酒三杯……啊,咳,罰俸祿三個月。
駱思恭認罰並謝恩。
“畢自肅。”
“臣在。”
“向日,朕令都察院各御史巡查各地,未見彈劾山東官員之奏報而民亂起,如何解釋?”
“臣選人不當,有罪。”
“東廠查一查,是否存在受賄瞞報等情況。”
“奴婢遵旨。”徐應元趕忙應下後,又道:“奴婢有奏。”
“言。”
徐應元道:“奴婢請設協理東廠事務一員,左右千戶各一員,各設十百戶,其有缺額,東廠自行招募。”
“理由。”
“奴婢提督東廠,頗有力不從心之感,因此請選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