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三 玩一樣 (第1/4頁)
江湖無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下官周延儒見過首輔……”
袁可立拉住周延儒,道:“周巡撫無需多禮,給我說說登萊水師的情況。”
“下官到任,立刻整修船隻,現今有炮船四十二艘,戰船一百零一艘,可徵調商船二十六艘。
東江炮船十八艘,戰船三百一十三,小船不計。”周延儒回道。
“比我預計得要好一些。”袁可立點點頭,叫道:“趙率倫。”
“末將在。”新任山東總兵趙率倫往前兩步,趕到首輔身邊。
“封鎖港口,許進不許出,就說我袁可立說的,為確保機密,兩個月內嚴禁出港,違者以通敵論處。”袁可立很不客氣。
“末將明白,立刻去辦。”趙率倫領命而去。
“楊國棟。”
“末將在。”
“立刻遣快船通知毛文龍,若無風浪,立刻來見,若有風浪,整訓軍隊,靜候調遣。”
“喏。”
“快騎通知曹文衡來見……”
“報~”一騎飛奔而來,到周延儒面前滾落馬下,舉起一份公文說道:“東昌、兗州、膠州三地民亂,疑為白蓮教死灰復燃,曹巡撫請萊登調兵協助膠州平叛。”
嗡~
周延儒眼前一黑,不由自主地看向了袁可立。
現在是什麼時候?
即將對遼南用兵的時候。
當然,膠州那邊民亂是山東巡撫的責任,跟他萊登巡撫沒關係,而且他馬上就要卸任了。
但是,如果遼南計劃被破壞,你猜皇帝會不會恨屋及烏?
“稍安勿躁。”袁可立不慌不忙地拿過公文開啟。
東昌、膠州、兗州民亂,各有萬餘人,三城被圍。
“曹文衡惠政頗多,官聲上佳,昌平、兗州二地百姓視之如父母,平之不難,膠州有兵駐守,不足為患……”袁可立頓了一下,道:“張士顯,點一千五百兵趕往濟南,聽曹文衡調遣。”
“末將遵命。”張士顯應下。
袁可立回頭,看著他道:“你為戴罪之身,此戰若有疏漏,新舊罪並舉,必死無疑,好自為之。”
“末將明白,必不辜負皇恩。”張士顯恭敬應下。
他本為薊鎮副總兵,因為孫承宗彈劾不堪用而降為遊擊,調任登州。
此時面對袁可立,毫無底氣。
別看首輔沒大寶劍,但是真要把山東上下血洗一遍,最多削去太子太保的加銜,砍他一個遊擊,皇帝只會拍手說砍的好。
儘管袁可立只調撥了一千五百兵,張士顯沒怨言。
打東虜西虜肯定時沒那個本事的,但要說打亂民……不能一打十,都不好意思出門見人。
如同袁可立判斷的一樣,曹文衡也不覺得這事有多難,收到三地民亂的訊息,他立刻以山東都司僉書劉澤清為主將,領兵兩千開往東昌。
此時的東昌城外,陳復明把一千兩白銀、一千石糧食和一百杆長槍交給了李寶福。
“多謝員外,多謝員外。”李寶福笑得看不見眼睛。
皇帝的祖墳被雷劈了,有富商贊助,天時人和俱全,活該他李福寶要得天下啊。
失敗?
不可能!
老天爺都打雷劈皇帝祖墳了。
是的,最終促使李福寶下定決心的,就是宗廟被雷劈這麼個可笑而又滑稽的理由。
東昌王,天下兵馬大元帥。
換了馬甲的李福寶粉墨登場。
“大帥,在下還要去兗州膠州,不便久留,若有吩咐,派人遞封信來,糧草兵器,在下盡力滿足。”陳復明真誠地說道。
李福寶說道:“要我說,管盧甲木芮小意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