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生活環境深深影響了我的性格,小的時候我常常感到很孤獨。只有放假回到家裡才能感受到母親的關愛,特別是和大姐在一起時,才能真正做到無話不說。由於從小生活在別人家裡,自己的活動空間相對較小,又得不到家庭的溫暖,所以從小我就不大愛說話。我的個性大概就是那個時期養成的。1927年夏,我的生活和學習發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改變。一天,我正在張家隨關翔千讀書。張家突然來了客人,後來才知道是張家的親戚,息縣縣城裡的紳士王憲章、王繩武攜帶家眷從縣城逃到張家避難來了。原來縣城發生了暴亂,先是國民革命軍十四師進駐縣城,騷擾四鄉,激起民憤。農民組織太極道會,扯旗造反,攻入縣城,殺了十四師的一名團長。太極道會立足未穩,國民革命軍第二路軍又打進去。王家怕報復,就逃避到了張家灣。王繩武是四爺在武漢政法學堂念書時的同窗,還結拜為兄弟,因此王繩武的兒子王培英曾認四爺為義父。他們在此相見,自然是十分高興。王繩武的兒子王培英,王憲章的兒子王培田,在縣城上高小六年級,比我年齡大幾歲。他們二人在縣城裡長大,見多識廣,接受新思想快,見我念了幾年私塾還整天只知道讀之乎者也,覺得太可惜了。於是,王培英就去找他乾爹--我四爺關翔千商量,想讓我到縣城小學讀書,接受新知識。四爺覺得有理,幾日後就先回關家店同我母親商量讓我上新學。母親很明事理,覺得既然四爺說上新學好,就一定不會錯。這樣我就放棄了私塾,決定到縣城去上新式小學。
我上小學前先念了將近五年的私塾,雖然沒有學到什麼新知識,但對中國傳統文化還是有點瞭解,背熟了四書五經,有了獨立閱讀的能力。潛移默化,儒家忠孝仁愛、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在我腦子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打下了一些傳統文化的基礎。
我上私塾這幾年,正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大變革、大動盪的時期。在我們偏遠農村,封建勢力雖未受到太多的衝擊,但也能明顯感受到社會的變化。我住過的胡家、張家,在當時農村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家庭。胡家兄弟在晚清的科舉制度中考得過功名,但胡家同當時的社會交往並不太多,生活環境相對封閉。他們身上保留的傳統文化更多一些。在胡家常常能聽到忠君愛國的言論。胡家老大儘管考得武秀才,但時常表達對清朝統治的不滿。記得他曾對我說過,每年正月十五放鞭炮,就是為了要趕走滿清&ot;韃子&ot;。我當時有個模糊的印象:習武出身的人反清思想比學文的人要強烈得多。四爺就從沒有講過這些。張家的特點是開始有了民國時代的痕跡。張少峰出任過民國基層政權的小官吏,張少山則在土匪部隊當過營長。他們同農村傳統的紳士有所不同,更願主動接觸外界,關注外界的形勢變化。他們同影響當時社會的軍閥、官僚有一定的接觸。雖然在當時的鄉下根本看不到報紙,也聽不到廣播,但在張家讀書期間,我曾聽他們談論過孫中山、袁世凱、蔣介石,還講過三民主義。
我到縣城上小學的最初一年,就寄居在王培英家。王家和胡、張兩家地主的特點又有很大的不同。王培英的父親王繩武和伯父王憲章都是縣裡的富紳,王憲章考取過舉人,王家的社會地位更高。在經濟方面,王家不僅在鄉下有幾百畝田地,家庭收入更多的是靠在城裡經商,王家在縣城南關開了一個很大的綢緞莊,王憲章還是縣商會的會長,兼縣支應局局長,負責為地方軍閥籌餉、派捐,在縣城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息縣新上任的縣長都要到他家拜訪,與他們稱兄道弟。他的長子在河南軍閥任應歧的軍隊當軍需官,在縣裡也是一個人物。我就見過他帶著小老婆神氣活現地回家。可見,王家的社會關係更複雜,不僅同各地的商賈有往來,還經常包攬官司。因為王家在縣裡是有名的大士紳,鄉下人打官司,時常會給他們送錢,有的一次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