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葳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轉眼在碧水谷的三年時間已過,馮寧將剛來谷內時領取的極品百寶囊、夜光石和採礦鎬上交,結束了在碧水谷採礦的任務,隨著關執事一同回到了宗門。
在離開碧水谷前,整理物品的時候,馮寧翻出來了之前自己離家時的那件小棉襖,棉襖的內襯裡還留有母親放置的三張一兩的銀票,以及棉衣口袋裡父親給的錢袋。
雖然如今身高八尺的他已經穿不下這件小棉襖,但是看著棉襖內襯裡縫的密密的針線,錢袋裡一枚枚未動過的銅錢和碎銀子。
馮寧的眼角微酸,心裡還是開始想念起焦湖岸邊的那座炊煙裊裊的茅草屋,想念那座茅草屋內火塘裡鼓鼓冒泡的糙米粥和母親醃漬的陽荷,想念那座茅草屋裡的父母、弟弟妹妹。
回到宗門後的馮寧向主管雜務處的柳執事打聽到能否可以回家探望,被告知可以探望。
但是不可逗留過久,亦不可主動在凡人面前展露法術,且時間不得超過一個月,煉氣以上修士則沒有這個限制。
得到答案的馮寧欣喜若狂,向柳執事告了假,臨行前被告知可以去宗門的山下用靈米或者靈石換些銀錢。領到了一張神行符和地圖後,也不用收拾,馮寧催動著御風術就朝著山門下奔去。
兩邊的景色一掠而過,馮寧此刻歸心似箭,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腳下的御風術也越發的快了。
三個時辰後,馮寧來到了山門腳下的那塊平地。運起靈眼術一看,這裡的靈氣明顯要比宗門所在的山上稀薄,只見這裡聚集著不少未曾修煉的凡人,亦有一些煉氣修士。
馮寧攔住了一個煉氣五層的修士,向他打聽到哪裡可以用靈米換取金銀。對方一看馮寧身上的岐黃門道袍,立馬恭敬的拜倒:“小的苗巴拜見岐黃門前輩!”
馮寧突然間被人叫做前輩還有點不太習慣,就向他打聽到為何如此。原來此人年少時曾在一山洞內僥倖得了一坐化的煉氣修士的功法,自己按照功法上摸索著修煉竟真的讓他成功煉氣了。
嚐到了修仙之玄妙的他自然不再甘心做一個凡人,但是因為後續缺少修煉資源,境界遲遲無法上去,無奈之下他來到了淮陽山脈,希望能拜入岐黃門,可是岐黃門並不招收像他這樣的散修。
這裡的靈氣濃度雖然比不上岐黃門宗內,但是也要比凡人聚集的州城要高,所以他就留在了山下。
加之山下也有部分突破築基無望,在這裡建立修仙家族的岐黃門弟子,岐黃門自己也在這裡建立了坊市,因此對於聚集的散修也就聽之任之。
兩人說話間,這位煉氣五層的散修帶著馮寧來到了一座不起眼的兩層的木質建築前,一樓擺放的居然都是些米麵,棉衣被褥之類的凡人物品。
兩人一進門,屋內兩名凡人侍者迎上前來。
這時身邊的苗姓修士走上前去,擺了擺手,對著兩位侍者擺了擺手:“叫你們掌櫃的出來!這位可是岐黃門的前輩!”
還不等兩位侍者退下,樓上一名中年男子從樓上下來了,嘴中喊道:“歡迎前輩光臨本店,兩位請上樓。”
馮寧運起靈目術一看,原來也是一名煉氣六層的修士。三人上了二樓,只見屋內居然擺有數十件法器,只是大多數都是下品法器,馮寧還看到了和自己從雜物處領的神行符。
屋內正中擺有一紅木茶桌,桌上一側擺有一紅泥小火爐,爐上架著一紫砂壺,壺嘴上正咕嚕咕嚕的冒著熱氣。
掌櫃的熱情的請馮寧和苗姓修士坐下後,給二人沏了茶,這才開始問詢起來:“不知這位前輩來小店是要購買些什麼?”
馮寧直接問道:“不知掌櫃的你這裡收不收靈米,作價幾何?”
對方聽後,喜上眉梢道:“收的,靈米一斤二十兩紋銀,有多少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