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邊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十月以來,秭歸的蜀軍出現兩面大旗。
“行虎賁中郎將漢壽亭侯關”。
“行龍驤中郎將西鄉侯張”。
自八月入秭歸,蜀軍攻勢延緩,陸議打算以輕軍襲秭歸,誘使蜀軍繼續東下,延長補給線。
卻不想蜀軍行攻心之計,打出關羽之子的旗號,招攬關羽舊部。而潘濬,步騭也遣人來報,荊南四郡蠻夷蠢蠢欲動,派使者西向交通劉備。
而武昌也有同僚私下寫信給陸議,嘲諷陸議不敢與蜀軍決戰,不如回吳郡種地。對此,陸議一笑置之。
軍中諸將也有類似看法,有將領甚至聯名上表孫權,請以安東中郎將孫桓為大都督,統兵西進,與劉備決戰。
更讓諸將無法理解的是,當年吳軍白衣渡江後,招降了不少關羽舊部,其中不少人因走投無路屈身吳軍。如今蜀軍以關羽之子駐秭歸,軍中出現士卒叛逃。但陸議對此並沒有採取任何手段阻止。
夷陵吳軍大營。
謝旌正在稟告:“大都督,十月以來,我軍麾下發生士卒叛逃事件多起。鮮于丹部伍長馮江,韓當部騎卒王黎叛逃。還有士卒梁宇,梁傳,宋錦私下串連欲劫屯長叛逃,為軍正所知,三賊已被斬首,首級懸於轅門。”
陸議僅是頷首,便揮手示意謝旌退下,然後繼續翻看兵書。
這時,裨將軍宋謙坐不住了,怒道:“請恕宋某不能理解,大都督就算行驕兵之計,如今蜀軍深入秭歸,再這麼退下去,難道要退到江陵?”
陸議將兵書放下,道:“老將軍,今各部士卒有多少出自關羽舊部?”
宋謙立刻沒了氣勢,哼哧哼哧說不出話。
陸議道:“關羽麾下三萬餘眾,今兩萬在江陵被朱義封看管,五千在湘西受潘承明節制,僅有五千在夷陵,不過佔大軍十一。”
孫桓出列道:“稟大都督,今荊州士卒叛逃,動搖我軍士氣,請大都督設法打擊蜀軍,遏止士卒叛逃。”
“蜀軍士氣正旺,與之交戰無益,諸將當固守諸圍。”陸議回絕並下令,“請安東中郎將率部移防夷道,以免武陵蠻夷接應蜀軍。”
孫桓不肯接令,陸議站起案劍道:“劉備天下知名,曹操所憚,今在境界,此強對也。諸君並荷國恩,當相輯睦,共翦此虜,上報所受,而不相順,非所謂也。僕雖書生,受命主上。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僕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各任其事,豈復得辭!軍令有常,不可犯矣。”
孫桓不情願拱手,道:“喏,桓與夷道共存亡!”
秭歸漢軍大營。
關興用趙統之言,接待荊州叛卒,又時常與之同食。士卒多謂其有君侯之風,常敬稱“小君侯”。
關興在士卒回營訓練後,與鄧凱嘆道:“阿統之言,助吾在軍中立名。”
鄧凱道:“願小君侯不忘父仇,早日回到江陵,告慰君侯。”
兩人在說著話,忽左右來報:“有舊人曰廖化從荊州逃歸,並帶來重要軍情。”
關興帶著左右一同迎接。
關興一看來人,驚道:“這不是廖主簿嗎?”
廖化一看到關興,便跪下哭道:“小君侯,吾來遲了。”
關興連忙扶起,悅聲道:“請元儉入帳詳說。”又派鄧凱召趙統、張苞前來。
待諸將到後,廖化告知自己在荊州被潘濬裹挾投降,自己深受劉備、關羽厚恩,欲歸成都,老母在側而不能成行。
後思得良計,令老母詐稱病亡,騙過了吳軍,這才攜老母晝夜西行到秭歸。
廖化又將沿途吳軍兵力佈置,一一告知。關興具表上奏。
劉備得知廖化逃歸,召廖化覲見,與語大悅,以廖化為宜都太守,督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