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邊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陸議醞釀反擊的同時,樊友被劉備派往武陵,召趙統等人起兵萬人回江北,助黃權破夷道。馬良則以侍中守漢壽,督武陵、零陵二郡。
趙統以樊友為護軍,董恢為長史,習宏為司馬,沙摩柯為先鋒,率萬人浩浩蕩蕩殺向夷道。
習宏不願為武陵郡尉,願投趙統帳下。趙統自然歡迎,畢竟習宏是襄陽習氏。
之前呂蒙白衣渡江,是習宏獻策習珍留存有用之身,以待時機。在樊伷起事時,以邵陵七縣響應,也是習宏四處奔走,促成零陵湘水以西盡歸季漢所得。
武陵多山,趙統萬人沿沅水北上,來到宜都。
夷道城外。
自二月以來,黃權在圍城的同時,不斷行攻心之策。孫桓在建安二十四年在華容討關羽別部,逼降關羽的輜重部隊,得到大量牛馬器械。
正是憑藉這些輜重,孫桓才能堅守夷道近半年。隨著城中糧草減少,有部分關羽舊卒逾牆投降,孫桓斬殺了一些意志不堅定者,還是不能止住城中逃兵。
黃權繼續動搖夷道軍心,言漢軍已復湘西,潘濬敗走。不日就有四萬大軍北上助戰,若孫桓不降,在破城之時,必生虜到漢中屯田。
章武二年五月十五,趙統率軍到夷道。
黃權留廖化、傅彤督戰,自率史合、龐林迎接趙統一行。
“趙將軍自出峽以來,自夷兵營督開始,到如今的討虜將軍,可謂速矣。”黃權開口先祝賀了趙統升官。
“黃公過譽,此皆趙某麾下將士用命之故,趙某不過有統兵之功罷了。”趙統謙虛道。
黃權很是讚賞點點頭,一般少年得志之人,往往比較傲氣,而趙統卻將功勞推給麾下,此子今後前途不可限量。
黃權給了龐林一個眼色,龐林立刻會意,先引趙統麾下前去下寨駐紮。
待一行人散後,黃權帶著麾下將校召趙統麾下將校到大帳進行軍議。
龐林在輿圖先標記了漢軍駐紮的位置,又將廖化的兵棋等人擺在了夷道城。
趙統看了一下黃權的部署,僅僅是四面圍城的部署。
廖化甚至在軍議上自薦為升城督,理由是城內士氣低下,出現士卒叛逃,可一鼓而下。
趙統道:“元儉,夷道不過小城,攻之無益。”
黃權點點頭,道:“趙將軍之言甚合我意。”
趙統在輿圖指了夷陵的位置,道:“吳賊在夷陵佈下重兵,卻不管夷道安危。圍城三月卻不派兵援救,必對主上大軍另有所圖。”
趙統再指向建平一帶,道:“連營之策乃因地制宜之策,雖不失為良計,但七百里連營,難以兼顧各處。若為吳賊所乘,各個擊破。”
趙統臉色凝重:“何況吳賊還有水路優勢,可運送大量兵力。”
趙統這麼一說,眾將校臉色一寒,紛紛對左右私語。
黃權拍案道:“趁吳軍未出兵前,還有機會。”
趙統道:“無礙。我留樊護軍率一部接應黃公,若形勢不利,可撤向武陵。若吳賊開城,便趁機奪之。”
黃權問道:“那趙將軍往何處?”
趙統便對黃權耳語幾句,聽得黃權連連叫好。
夷陵吳軍大營。
陸議與眾將正部署反擊。
韓當道:“夷道圍城三月,大都督何不發兵?”
陸議回道:“若破備軍,夷道之圍自解。”
陸議說完,便讓太倉令將茅草運至各營。
陸議道:“劉備的連營之策不愧是老革之計。但他沒想到我還有魏國七軍。”
于禁等魏國將校臉色不變,但吳軍將校卻面露喜色,特別是潘璋。
陸議繼續道:“此戰魏軍在前,將茅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