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桃花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後大封宗王:叔祖司馬孚,叔父司馬乾、司馬亮、司馬伷、司馬駿、司馬肜、司馬倫,胞弟司馬攸,異母弟司馬鑒、司馬機,還有堂叔、堂伯、堂兄、堂弟等共二十七人,各封王號。各王以郡為國,國中置軍,列作屏藩,以拱衛王室:有民二萬戶者為大國,可置上中下三軍,兵五千人;有民一萬戶者為次國,可置上下二軍,兵三千人;有民五千戶者為小國,可置一軍,兵一千五百人。留安平王司馬孚與齊王司馬攸在朝輔政,其餘歸藩。
原來,司馬炎自忖曹魏由強盛失國,肇始之由,皆因曹丕刻薄宗親之故:曹丕為確保嫡脈子孫皇權的穩固,對兄弟子侄、皇室宗親刻意打壓,極力防範――宗室封王無統兵權,國中僅給低能老弱衛兵百餘人,活動區域不得超出三十里,無詔不得進京,宗王之間不得互相往來。又怕宗王久居一地,勾結地方,對抗中央,頻頻改換宗王封地,且派輔監監視宗王一舉一動。――宗王徒有王侯之號,完全失去了宗國屏藩的作用,以致司馬氏蠶食、篡位之時,曹氏宗室竟無一人可以出來與之抗衡,只好眼睜睜看著大好的江山被司馬氏篡奪了去。司馬炎既已篡得曹魏天下,不能不以此為鑑,力除曹魏弊制,遂授宗王兵權,使各領方面之重。‐‐以為如此,便可長治久安,江山永固。卻不道世事難料,晉朝僅傳一世,待司馬炎一死,傻子司馬衷繼位,便起&ldo;八王之亂&rdo;,禍起蕭牆,倫常乖舛,骨肉相殘,信義淪喪。於是匈奴趁隙起兵南掠,毀洛陽,破長安,兩擄晉主,行酒狄庭。餘晉苟延江表,五胡大亂中華。終於演繹出了中華史上最為悲蒼、紛亂而又壯烈的一頁――兩晉五胡春秋。
兩晉,即指西晉與東晉;五胡,則是兩晉時生活在北方的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遊牧民族的合稱。時因晉室腐敗,神州陸沉,五胡伺隙南侵,入主中原,你方唱罷我登場,先後建立二十餘國,俗稱十六國,史稱&ldo;五胡亂華&rdo;。
卻說司馬炎既篡魏祚,分封宗王,大事已定,遂有滅吳之志。泰始五年,特以尚書左僕射羊枯為荊州都督,坐鎮襄陽,經營南疆。羊枯,字叔子,泰山南城人,自鎮襄陽,綏懷遠近,甚得江、漢之心。羊祜在軍,常輕裘緩帶,身不被甲,鈴閣之下,侍衛不過十數人。又減戍邏之卒,墾田八百餘頃。初到襄陽時,軍無百日之糧,比及三年,便積有十年之谷。糧草充足,兵強馬壯。晉帝大悅,加羊祜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正當會議伐吳,忽有秦州急報飛到,說河西鮮卑酋禿髮樹機能聚眾數萬,起兵造反;秦州刺史胡烈率兵去剿,反被樹機能誘入萬斛山中,全軍覆滅。晉帝大驚,遂罷伐吳之議,先剿樹機能。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集分解。
設為書籤 | 收藏到我的書房
第二集 樹機能秦涼造反 傻太子洛陽結婚
卻說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北方匈奴大旱,赤地數千里,草木盡枯,人畜飢疫,死耗大半,其國裂土為二:北匈奴西遷,南匈奴則向南歸附漢朝。於是一支遊牧於匈奴之東,幽都之北的鮮卑部落趁隙入據匈奴故地。及至漢末,已發展成為南掠漢邊,北拒丁零,東卻夫餘,西擊烏孫,東西一萬二千里,南北七千裡,兵利馬疾,過於匈奴的強悍部落群:東為東部鮮卑,中為拓跋鮮卑,西為河西鮮卑。
這禿髮鮮卑便是河西鮮卑中的一支。酋長匹孤之妻相掖氏因於被中產下一子,鮮卑語稱&ldo;被&rdo;為&ldo;禿髮&rdo;,遂以禿髮為氏,取名壽闐。禿髮樹機能便是禿髮壽闐之子,虎背狼腰,驍勇有謀。晉帝司馬炎本恐雜胡作亂,故從雍、涼、梁三州故土間析置秦州,以胡烈為秦州刺史,駐兵上邽,嚴防胡人。蒞任未久,禿髮樹機能便聚眾而反,穿州過府,出沒雍、涼,勢甚猖獗。胡烈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