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險訊號:“這些片商把香港電影搞垮,他們是出了很大的力的。所以我跟內地很多朋友講,你們做電影,有那麼好的市場,就別那麼急功近利,走香港走過的道路。”

爾冬升的說法自有道理,自從1963年邵氏的《梁山伯與祝英臺》令臺灣淪為“狂人城”以來,30年間,臺灣電影市場一直唯港片馬首是瞻,用張艾嘉的話說,“臺灣片商覺得,凡電影有香港演員就叫好電影,只有臺灣演員的電影則不好,而且只有大製作才問津。”80年代,張艾嘉擔任新藝城臺灣公司總監,致力推動臺灣電影新浪潮運動,給楊德昌、柯一正等新導演機會拍戲,“可惜他們(臺灣片商)固執的拒絕,即使《搭錯車》賣座,他們也歸功於編劇黃百鳴,我曾經為此灰心。從此片商和新導演分道揚鑣,臺灣電影因而分為兩派,一是純藝術,二是有香港明星拍的商業片。”至1988年,新寶院線宣佈成立,不僅打破之前三大主流院線(金公主、邵氏/德寶、嘉禾)主宰香港電影格局,還將臺灣片商“引狼入室”,導致大量臺資港片氾濫。結果只用了幾年,香港區區本土市場根本容納不了每年超過200部的電影,臺灣及海外市場也無法忍受港片題材趨同、跟風橫行、明星加價、質量下降,最終臺商撤資,港片迅即跌入低谷。在爾冬升看來,港片之所以造價昂貴兼且粗製濫造,臺灣片商“居功至偉”……“後期片商就開始點菜,這部電影:劉德華加誰我就給多少錢。現在其實內地也在做點菜這個事情。我就說學得快嘛。現在內地,上片的時候:什麼演員,牽涉到那些影院有沒有信心給你好的檔期,他們不看劇本的。就好像重新走一次香港電影的歷程,歷史重演啊。”

歷史是否重演呢?貌似如此,當年為臺灣片商打工拍戲的王晶、朱延平如今再扛大旗,長宏的《大灌籃》、《刺陵》,學者的《大內密探靈靈狗》、《未來警察》,盡皆大打明星牌。已經有媒體報道,蔡松林抱怨明星片酬過高,不說劉德華、周杰倫,古天樂拍《大內密探靈靈狗》都收足500萬港幣,女主角大S不及他片酬十分之一。很明顯,臺灣片商此番出山並無新招,只不過見現在市場好,繼續照舊方抓藥。而內地院線確實也如爾冬升所說,存在看明星排檔期和影廳的點菜情況。但歷史雖然重演,結果未必一致,內地不是港臺,電影市場前景何其廣闊?即便每年總票房到50億,也不過是剛起步,尚不足以稱為一個賺錢的行業。如今電影市場正欲蓬勃,區區幾個臺灣片商未必能掀起波瀾,就算存在題材跟風、粗製濫造、明星天價的港片歷史重演,大概也會被稱之為“初級發展的必經階段”,十年之內,不足為患。

古語有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話雖如此,又有幾個真能防患於未然?如爾冬升,只能牢騷滿腹;如小弟我,姑且暫放心寬;大家都非話事人,又能怎樣?

txt小說上傳分享

《神經刀》與《貓頭鷹》:追武俠喜劇之影(1)

娛樂片風行的年代,歷來是喜劇蔚然成風,各種型別電影的喜劇題材相繼衍生,譬如警匪喜劇、科幻喜劇、社會喜劇、功夫喜劇、武俠喜劇……

以華語武俠電影為例,幾十年間幾經興衰,興起的標誌是武俠片開始呈現喜劇元素,愈來愈誇張熱鬧;衰落的象徵則是冒出充滿反諷意味的諧仿鬧劇,無意中成為武俠片的階段總結。

一、同輩反諷·《神經刀》(1969)

華語武俠片源遠流長,上世紀20年代就有《火燒紅蓮寺》遭禁的社會影響。50年代之後,由於政治大氣候,武俠片僅限在香港市民階層流行,《七劍十三俠》、《白骨陰陽劍》之流的“粵語殘片”始終淪為製作粗糙的“七日鮮”,難登大雅之堂。至60年代後期,邵氏發起“武俠新紀元”運動,雖然被長鳳新的《雲海玉弓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枯葉之蝶

枯葉之蝶

擊水三千
遊戲 完結 1萬字
天眼塵緣

天眼塵緣

擊水三千
遊戲 完結 139萬字
食相報告

食相報告

旅遊巴士
遊戲 完結 20萬字
花神的女兒

花神的女兒

冷夏
遊戲 完結 12萬字
勾心豹徒

勾心豹徒

幽雨
遊戲 完結 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