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笑的杯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數天後。
農曆八月十五,入夜,皎月高掛,如一面玉盤般。
齊國都城臨淄。
淄河上畫舫、遊船紛紛,艙內不時傳來某位才子的詩意大發的誦讀,或佳人如銀鈴般的笑聲,為這座東方最繁華的城池點綴上一縷紙醉金迷。
河兩側車水馬龍,行人絡繹不絕,平素當然不至於這麼熱鬧,但今天是中秋時節,皓月當空,正適合抒意一首,如此盛況無論是稷下學子還是平民百姓都不會錯過。
此時,淄河上最大的一處船舫上正一派熱鬧。
達官貴人,宗室子弟,稷下學宮的學子,慕名而來的才子,數十人聚在船艙前有說有笑,桌上擺著精緻的糕點和茶水,手邊摟著俏麗的姑娘,但也僅限於淺嘗輒止的摟摟抱抱,顯然在這種場合,沒人會因為色心而失態於眾人。
“好溼啊趙兄!”
剛才有個學子即興作了一首詩,引得眾人讚歎。
這時,舫上又來了一行人,為首的是個銀髮矍鑠的老人,後面緊跟著兩個絕美的女子。
一個一襲月白色衣裳,柳眉間似有股淡淡的憂鬱,很迷人。
她名叫李華裳,淄河上有接近一半的船舫都與她有關,儘管如此,卻從沒人找她的麻煩,因為傳說李華裳擁有諸子百家背景,深不可測。
曾有齊國宗室的紈絝子弟追求她,因為太過激,被李華裳收拾了一頓,就在眾人都以為李華裳會有殺身之禍時,那紈絝子弟卻在次日一早跪在淄河邊請罪,據說是那位君王后親自下達的命令。
另一個女子則是與李華裳恰恰相反,未及豆蔻之年,穿著一身青色襦裙,一雙水靈靈的鹿眸左看看右看看。
這銀髮老者出現的那一刻,整個船舫為之一驚。
隨後,眾人連忙起身,齊齊作揖:
“拜見姜夫子!”
“好。”
被稱為姜夫子的銀髮老者毫不避諱的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還招呼著李華裳和另一個女子一起落座。
姜夫子的名字叫姜堪,現任稷下學宮祭酒!
“華裳,諸位都認識,這位是老夫故友之女,周泠然。”
“華裳姑娘,許久未見你了!”
“周姑娘好!”
眾人連忙問好。
這個時候反倒是成熟穩重些的李華裳與眾人一一打招呼,古靈精怪的周泠然則點點頭不語,似乎有些怯場。
打完一圈招呼,場中瞬間寡言少語起來,顯然與姜堪的到場有關。
想想也是,有老師在場,誰能玩得開?誰敢玩得開?
姜堪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說:“不用太拘謹,老夫年輕時也是如你們一般的風流少年,鮮衣怒馬,甚至比你們更喜玩樂。”
眾人笑。
“老夫聽說你們做了不少詩?不若吟來聽聽?”姜堪又道。
一聽這話眾人就來了勁,畢竟姜堪也是當世首屈一指的詩賦大家,尋常的詩他可是連點評都不屑的。
於是眾人爭先恐後的吟來。
姜堪則專心聽著,時不時讚歎兩句,給上幾句點評,但並不是對這些學子所作的詩真的滿意。
如今四言詩和賦依舊是主流,但隨著時間推移,四言詩近年來難有佳作,甚至一度陷入停滯,令人唏噓中又有些許茫然。
究竟是詩才太少了,還是四言詩窮途末路了?
這是姜堪最近一直在思索的問題。
正出神時,舫間突然傳來一陣大呼小叫。
“趙兄李兄韓兄張兄,吾新得一佳作!速來觀之。”
只見一身材相當高大的颯爽青年前來,他名叫孔臻,孔子後人中的嫡系,孟子曾徒孫,是正兒八經的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