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料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那就是斯登式嗎?”一個萌新弱弱地問道,說話間口水已經躺了一地了。
“沒錯,斯登99,一扣扳機,幾十發子彈就全出去了。”老班長故作不屑地解釋著,只是話語間那吞嚥口水的動作卻是暴露了他內心的激動。只是,沒有人會去關注這點細節。
“那得要帶多少發子彈啊!”萌新繼續感嘆著。
“切!”老班長無奈的搖了搖頭,新瓜蛋子就是新瓜蛋子,頗有些怒其不爭地訓誡道:“短點射!短點射!不是跟你們說過嗎,機槍也好,衝鋒槍也好,都是短點射!新瓜蛋子啥都不懂。”
要不是連長和指導員在,說不得老班長的一腳就已經印在了萌新的屁股上了。
“兇啥嘛,人家又沒用過。打兩槍不就知道了。”萌新見著老班長的兇惡模樣,心中也是有一絲絲的不服氣,當然,這點子不服氣可不敢當著老班長的面,只能低著頭小聲地嘀咕著。
只是老班長也好、小萌新也罷,他們都不知道的是,他們的對話卻被陸博給聽到了耳中。
隨即,看著地面上越來越多的武器,別人都是喜上眉梢,陸博卻是眉頭微微皺起。軍械的事情,還真是沒那麼簡單啊!
首先就是彈藥補給的問題,這又是三八大蓋,又是斯登式的,再加上捷克式、勃朗寧,幾乎每種牆都是一種彈藥。若是防禦戰還好,對於需要長時間穿插在敵後的第七連而言,補給就很成問題了。
當然,彈藥口徑統一即便在現代戰爭之中也是一個難題,更別說如今的華夏了,有的用就算不錯了。再說如今的戰士普遍都是知道彈藥的來之不易,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的節約甚至已經滲入了每個戰士的骨血。
這個問題倒也不算是太過突出。
但老班長和小萌新的話語卻是提醒了陸博。作為穿插第七連,最常參加的戰鬥就是戰術穿插,深入敵後,佔據交通要道,阻擊敵軍援軍和後撤。
因此繳獲敵軍的裝備然後使用幾乎是家常便飯,事實上在解放戰場上,第七連就是這麼過來的。
但陸博知道,在戰場上用敵人的武器,實際上是很冒險的行為,尤其是在對武器效能不清楚的情況下。解放戰爭中能用,那是因為敵我雙方的武器就那麼幾種,長久的對戰中早就把那些武器玩熟練了,可未來要面對的可是美軍,如果依舊按照打蔣國軍的方法去打美軍,肯定要吃虧的。
心中已經有了打算的陸博,隨即找到了在一旁指揮著搬運工作的軍需參謀。
“老李!”陸博向李參謀揮了揮手。
李參謀也沒拿橋,當即便走了過來,問道:“咋了,老梅,數目有什麼不對嗎?”
“沒。”陸博也不拐彎,當即就問李參謀道:“庫裡還有沒有打老蔣留下的裝備啊?”
“啊?”李參謀有些疑惑,翻了翻手裡頭的本子,說道:“有倒是有一些,但一來沒多少了,二來故障率還高,三來彈藥也不通用,別都不想用,而且就你們現在這裝備還要那雞肋幹啥。”
李參謀說得也確實沒錯,老美的裝備是好,可問題也多,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經造,尤其是那個“芝加哥打字機”,火力猛是猛,稍稍進點灰塵就要罷工。
最關鍵的還是彈藥,如今正要跟老美打仗,彈藥進口那是不可能的,自己造呢,又還造不出來,因此雖然在解放戰爭中也繳獲了不少的美式裝備,但實際上支援軍的裝備美式裝備的卻並不多。至於等到蘇援落實之後,全軍裝備上蘇械,美式裝備就更用不上了。
對於一隻數十萬的大軍而言,這樣的選擇當然沒有問題,但具體到了穿插第七連,卻有著其特殊性,不說改換煤械,至少要對美械裝備有所瞭解。
“咱第七連可是要穿插連,在敵後的時間比在自己家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