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散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完老爺子一席話,陳陽心中有些季動。
他忽然明白了很多以前沒想明白的道理。
中西醫之爭根源就是利益之爭。
五六十年代,郭嘉物資貴乏,中醫土郎中赤腳醫生大行其道,為人民健康做出了貢獻。
但隨著開放,大量的引進歐美輕工業,醫療事業也發展了起來,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快速的建立醫療體系,郭嘉開始大力的支援西醫建設。
中醫由於其先天的弊端,受制於每個大夫的水平不一,不能規模化和標準化推廣,不利於快速的建立醫療體系,所以只能戰略性的放棄了。
這個是沒辦法的事情。
隨後的二三十年,由於西醫的標準化,規模化,便捷化,漸漸的取代了中醫,成為郭嘉的主流,已經成為了醫療體系的霸主。
中醫只能躲在角落裡苟延殘喘。
這個時候郭嘉又開始重視中醫了,想要扶持中醫,但已經晚了。
西醫養活多少人,中醫又養活多少人,中醫興必會砸了很多很多人的飯碗。
所以這幫人千方百計的要絞殺中醫。
這裡還牽扯一個資本問題。
中醫幾副藥幾百塊錢就能治好一種病,但西醫這檢查那化驗,往往就需要幾千上萬。
西醫的整個行業體系上上下下環節都已經融合成了一個完整的利益鏈。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中醫要是遍地開花了,那他們賺什麼?
擋人財路,殺人父母。
所以中醫想要興起,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這不是一場疫情或者是一次機遇能夠解決的問題。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受教了!”
陳陽恭恭敬敬的說道。
孺子可教!
文在山臉上也閃過寬慰之色。
這小子極其聰明,一點就透,悟性也奇佳,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實不相瞞,我們仁和堂的目標就是想把中醫發揚光大,弘揚國粹。既然咱們的目標是相同的,你何不加入我們仁和堂,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在山丟擲了橄欖枝。
他越發越喜歡這小子了。
不要!
陳陽搖了搖頭。
為何?
文在山有些詫異。
仁和堂現在可是龍頭老大,陳陽若是加入了仁和堂,那他能使用的資源和人脈跟現在不可同日而語。
“老爺子,我就是個藥材販子,沒那麼大的野心。振興中醫啥的,不是我的目標。我只是讓中藥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而已。”
陳陽解釋了一句。
“自古醫藥不分家啊,中醫不興,中藥又如何能興?想要讓中藥走出國門,那你必須先把中醫做好。”
文在山笑著說道。
先醫後藥,沒毛病!
呵呵!
陳陽也笑了。
中醫這玩意,他不懂,也不敢說。
但藥材嘛?
還是很瞭解的。
“老爺子此話差矣。中醫振興耗費時日曠日持續,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起來。還是搞藥容易一些,只要我能壟斷藥材,所有的進口商都要看我的臉色。”
陳陽自信的說道。
壟斷藥材行業?
文在山眉頭直跳。
小子,你是不是太自信了?
數千億的藥材市場,你說壟斷就壟斷?
再說了,藥材行業也是個大行業,勢力盤根錯節,你一個毫無根基的土包子也想一統藥材行業?
想啥呢?
“小陳,你的想法是好的。但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