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勝利的光環下,柴契爾夫人不由意氣風發,揚言&ldo;這個國家有決心完成它認為必須完成的任何事情,有能力完成它認為是正確的事情&rdo;。她甚至大言不慚地說:&ldo;我們不再是一個日益衰弱的國家,我們有了新的信心,有能力解決經濟困難。這種信心在8000英里之外的戰場上經受住了考驗,並被證明是無堅不摧的。&rdo;
經過漫長航程,英國特混艦隊的艦艇才陸續返抵國門,在碼頭上受到英雄般的隆重而熱烈的歡迎。這時,為大英帝國利益頑強捍衛的柴契爾首相,一夜之間似乎成了溫斯頓&iddot;邱吉爾第二了。在1982年10月倫敦街頭舉行盛大遊行和閱兵典禮之後的歡宴席上,柴契爾夫人興高采烈地致辭說:&ldo;現在,人民重新樹立了自信心和自豪感。一切懷疑和憂慮統統煙消雲散了。&rdo;
其實,馬島戰爭的勝利被人為地大大誇大了,打這麼一場以強凌弱的小型戰爭所支撐起來的&ldo;自信心和自豪感&rdo;,也很有點自我炫耀,甚至有塗脂抹粉之嫌,何況英國為打贏這場戰爭而遭受16億英鎊的巨大損失,何況英國國內在一片歡呼勝利聲中,還有人要追究柴契爾政府的失誤,更何況英國打贏這場戰爭靠的是美國的幫助,因為在英阿交戰期間,美國不僅為英國特混艦隊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供應尖端武器&ldo;響尾蛇&rdo;飛彈,而且透過其先進的衛星偵察系統,向英方透露了大量有關阿根廷的軍事情報,從而使阿軍動向悉在英軍方的監控之下。誠如英駐美大使亨德森所說:&ldo;正是美國幫助英國打贏了戰爭。美國提供的幫助無論如何誇張都不為過分。&rdo;
由此看來,柴契爾夫人所熱衷宣導的英美&ldo;特殊關係&rdo;,在這個決定她的政治生涯的關鍵時刻,實在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在她為頑強捍衛英國利益的艱苦時刻,確實助了一臂之力。在英國舉國洋溢著節日氛圍的微妙禮炮聲中,&ldo;鐵娘子&rdo;已在為她的第二任首相而煞費苦心了。
第四章 第二次出任英國首相
1 爐火純青‐‐競選與連任
當歷史的時針定格在1983年時,柴契爾夫人就到了第一屆首相任期行將屆滿,有必要考慮是否需要提前大選的時候了。
按照大不列顛王國的慣例,每屆政府任期本當是5年,但鮮有任期屆滿才舉行大選的時候。執政黨一般都樂意抓住對本黨最有利的時機,提前解散議會,宣佈舉行大選。
馬島戰爭的勝利,使柴契爾首相一下成了維護大不列顛民族尊嚴的象徵,賦予了她不可一世的英雄形象,其聲望如日方升。這,對於一個政治家來說,無疑是一大政治資本。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人們普遍認為這位&ldo;鐵娘子&rdo;會審時度勢,抓住轉瞬即逝的大好時機,提前舉行大選。
在英國,首相連任本屬罕見。但對柴契爾夫人來說,蟬聯首相權位,是勢在必行的,因為這個職位&ldo;對我似乎是再合適不過的了&rdo;。更何況,她剛剛順利透過了所謂&ldo;福克蘭&rdo;的嚴峻考驗,現在則是檢驗她是否已在英國政壇牢牢紮下根的考試,檢驗她能否對抗國內政治鬥爭的風浪。更何況,國內經濟已開始呈現好轉的跡象:通貨膨脹率從她出任首相前的22降到了5,而且還有繼續下降的趨勢;利率降到了105,預計還可以繼續降到8;私有化政策已取得了初步進展,受到企業界的普遍歡迎,他們投資的興趣和信心有了強勁的勢頭;英鎊與美元的比值略有回升;嚴重的失業狀況已出現某種程度的緩解‐‐一句話,&ldo;鐵娘子&rdo;倡導的貨幣主義政策已初見成效,經濟復甦的前景樂觀,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