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獻分門別類彙編而成的一部巨型叢書。
雍正《欽定古今圖書整合》為了誇示文治,乾隆於三十七年(1772)下令收羅學者,開四庫館,校輯古籍。令軍機大臣劉統勛、于敏中為總裁,紀昀、陸錫熊、孫士毅任總篡,陸費墀為總校官,戴震主持經書,邵晉涵主持史書,周永年主持子書,紀昀主持文集並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王念孫、朱筠、姚鼎等儒學大師擔任編輯,真可謂學者雲集而由鴻儒把關。
文獻來源是敕撰本(由朝廷組織專人編撰的書籍)、內府本(皇史宬懋勤殿內閣大庫、武英殿昭德摛藻堂藏書)、永樂大典本,還有從各地徵集來的圖書。乾隆五十二年全書繕寫完畢,歷時15載,分經、史、子、集四部,收入古書3457種,79070卷,裝訂成3萬6千多冊,另有存目書6766種,93551卷。全書收集圖書浩瀚,包羅宏富。
全書繕寫七部,分藏於宮中文淵閣、圓明園的文源閣、瀋陽文溯閣、承德文津閣、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杭州文瀾閣。
編書過程中,銷毀了近3000種所謂有&ldo;違礙&rdo;之書。
王氏父子
說到清代的小學即文字、訓詁之學,不能不提到乾嘉學派。說乾嘉學派,又不能不說到江蘇高郵王氏父子。他們在中國的音韻學、校勘學、語法學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貢獻。
王氏父子指王念孫及其兒子王引之。王念孫(1744-1832)字懷足,號石臞,乾隆進士,曾任諫官,彈劾國相和珅。任永定河道時,水溢河道,免官。年少時受業於經學大師戴震,成為有名的音韻學家、訓詁學家和校勘學家,著有《廣雅疏證》、《讀書雜誌》,定古韻為21部。此外他還著有《方言疏證補》和《毛氏群經楚辭古韻譜》等。王引之(1766-1834),字伯申,號曼卿,嘉慶進士,授編修,累官至工部尚書。他繼承父親的文字、音韻之學並加以推廣。著有《經義述文》、《經傳釋詞》。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