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中國,哪一點,我還有份;
這朝廷,原是個,名存實亡。
替洋人,做一個,守土官長,
壓制我,從漢人,拱手降洋。
《警世鐘》裡寫道:&ldo;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仇人方罷手。我們是親愛的同胞,我所最親愛的同胞,向前去,殺!向前去,殺!殺!殺!殺我累世的同仇,殺我新來的大敵,殺我媚外的漢奸。&rdo;
他筆下一個個字如粒粒子彈,射向敵人,如一隻只勁手揮動,召喚國人揮刀向滿清統治者和外國侵略者的頭上砍去,由於陳天華用白話文或淺近文言文來寫,他的文字宣傳最盛行,有效,傳閱長江沿岸各省。
光緒三十年(1904)秋,為了發起湖南起義,劉天華回到長沙,計劃在十月十日慈禧太后六十壽辰,全省官吏在萬壽宮行禮時,預埋炸藥把他們全部炸死,同時分別在長沙、嶽州、衡州、寶慶、常德五地起事。
由於洩密,劉天華重返日本。第二年,劉參加發起同盟會,推為會章起草之人,編輯《民報》。這年十二月,在東京參加抗議日本政府《清國學生取締規則》。他擔心罷課鬥爭繼續不下去,將會證實日本報刊誣衊中國學生&ldo;烏合之眾&rdo;的說法,便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十一月十二日投大森海灣自殺,留下《絕命書》一份。
陳天華死後,香港在杏花樓開追悼會,臨吊千餘人,靈柩運回湖南,葬嶽麓山。出葬之日,送葬學生出動,隊伍長達10餘裡,哀歌動地,鞭炮震天。正當是夏天,學生皆著白色制服,自長沙城中觀之,全山為之縞素。
鄒容(1885-1905),原名紹陶,安蔚丹,又作威丹,四川巴縣人。父親是鉅商。
鄒容聰明,12歲時,四書、五經及《史記》、《漢書》均已朗朗上口。他從事雕刻並成為高手,更通曉經文、《說文》。父親要他從科舉中找出路,他不高興。父親發怒,要他跟隨成都名儒呂翼文讀書。
他好菲薄古人,把程朱清儒學說,駁得體無完膚。呂翼文將他開除。光緒二十八年(1902),鄒容留學日本。初就神田區同文書院學習日文。第二年春,鄒容參加拒俄大會,登臺演說。他參加義勇隊,以備歸國從戎。不久,日本政府按照清公使蔡鈞的要求,勒令解散義勇隊。正好清政府指派的陸軍學生監督姚文甫出了醜事,鄒容乃與好友張繼等五人,闖入姚舍,打了他幾十個耳光,把他辮子剪下,掛在留學生會館正樑。聞見者無不稱快。姚文甫要警察逮捕行兇者,鄒容便與張繼回到上海。
當時著名革命家兼學者章太炎先生主講愛國學社,張繼引鄒容晉見。章一見就覺得鄒容是個非凡的人才,稱讚他少年英發,並把他稱為&ldo;小弟&rdo;。
鄒容參加愛國學社不久就覺悟到清政府的不可靠而革命志士覺悟還不甚高,便發憤寫出《革命軍》一書,此書共七章:一、緒論,二、革命之原因,三、革命之教育,四、革命必剖清人種,五、革命必去奴隸之根性,六、革命獨立之大義,七、結論。全書共二萬多字。書寫好後,給章太炎修改。章太炎說,語雖淺直,但能感動一般世人,不這樣不行。於是作序,以廣發行。金天翮、蔡寅、陶賡熊等為他提供出版經費。《蘇報》發評論頌揚。書一出,舉世轟動。
後來章太炎被捕,鄒容自投捕房,以與章太炎共患難。在公堂上,他與章太炎以&ldo;漢種四萬萬人之代表&rdo;身份,義正詞嚴地駁斥清政府的&ldo;起訴&rdo;,使清政府官員大出其醜。
鄒容章太炎為鄒容所感動,寫就《獄中贈鄒容》一首:
鄒容吾小弟,被發下瀛洲。
快剪刀除辮1,幹牛肉作餱2。
英雄一入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