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吳三桂的叛變,康熙帝採取堅決打擊的政策。他採取分化剿撫並用策略。他下令停撤廣東、福建兩藩,把打擊的主要物件放在吳三桂方面。他削了吳三桂的官職,又將留在京城的吳三桂兒子吳應熊投入監獄。十三年四月讀了由哲爾肯、傅達禮帶回的吳三桂要求劃江而治的奏章,康熙帝大怒,殺了吳應熊及其兒子吳世霖。水來土掩,兵來將擋,康熙帝向叛亂的地方和對平叛有戰略意義的地方一一派出將領(主要是八旗將領)率軍前往:十二年十二月令孫延齡為撫蠻將軍,線國安為都統鎮守廣西,前鋒統領碩岱扼守咽喉要地荊州,還派多羅郡王勒爾錦為寧南靖寇大將軍趕赴荊州,以扼制叛軍北上,派都統赫業為安西將軍、西安將軍瓦爾喀赴四川,扼守漢中,護軍統領胡禮布為副將軍,率署前鋒統領穆佔、副都統顏布跟隨入川,令副都統馬哈達駐守兗州。十三年正月,令總兵徐治都守夷陵,隆禧為鎮西將軍守西安,令都統巴爾布率軍加強荊州守備,令都統朱滿率兵守嶽州,將軍尼雅翰到安慶。三月清廷令安南將軍額駙華善守京口,定南將軍希爾根馳援江西,平寇將軍根特巴魯赴援廣東。四月,以根特為平寇將軍赴廣西討伐孫延齡,調西安副都統德業立守襄陽。揚威將軍阿密達鎮守江寧,平南將軍賴塔率師赴杭州,令阿密達襲誅蔡祿。六月貝勒尚善為安遠大將軍率師赴嶽州,康親王傑書為奉命大將軍赴浙江。九月,廣西提督馬雄叛變,令安親王嶽樂為定遠大將軍率師赴廣東。康熙帝還令南懷仁趕造火炮以攻叛軍。南懷仁趕造的火炮後來在進攻萍鄉夏國相的叛軍時發揮了作用。
康熙帝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一系列精心的佈置逐步收到效果。
浙贛福建方面。十三年三月耿精忠自福建將兵馬分為三路:總兵白顯忠進攻江西,總兵曾養性攻擊浙江,都統馬九玉從仙霞嶺進攻金華、衢州。七月浙江總督李之芳協同賴塔,率滿洲兵、綠營兵與鄉勇敗曾養性於金華、常山、石樑,收復義烏、湯溪、壽昌、淳安、東陽、嵊縣。十四年正月,傑書在浙江打敗耿精忠,收復永康、縉雲。十二月,傑書大敗曾養性於衢州與台州。十五年七月,賴塔大敗馬玉九、林福於衢州,又敗之於仙霞關,進入福建。十四年上半年希爾根、嶽樂在江西聯合作戰,收復龍泉、西塘、寧州、建昌、永新、廬陵。十五年二月,吳三桂派遣高大傑、韓大任襲佔軍事重鎮吉安。嶽樂力復萍鄉。十六年三月簡親王奉康熙帝令圍攻吉安,高大傑病死,韓大任投降。福建方面。八月,根據李之芳建言,傑書攻佔具有戰略意義的仙霞嶺,馬九玉投降。九月清軍收復建寧、延平。馬、白已先後投降,十月耿精忠只好投降。曾養性後來也投了降。十六年,鄭經軍在興化、泉州一帶為清軍擊敗,退出漳州。十九年鄭軍退回臺灣,清軍復取廈門、海澄、金門。浙江、江西、福建於是平定。
川陝甘方面。王輔臣叛亂後,康熙帝依甘肅巡撫華善之請,授予提督張勇靖逆將軍,並予以便宜行事權。張勇麾下有西寧總兵王進寶、甘肅總兵孫思克、寧夏總兵陳福。陳福在寧夏兵變中被殺,張勇疏薦天津總兵趙良棟任寧夏提督。十五年二月,圖海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平定王輔臣的叛亂。三月,吳三桂派王屏藩、吳之茂從四川北上,聲援王輔臣,為張勇、王進寶與振武將軍佛尼埒擊敗。四月圍困蘭州,五月,圖海在王進寶與涼州提督孫思克協助下敗王輔臣於平涼城虎山墩,康熙帝給王輔臣發去招降諭旨,王輔臣接受招撫投降(詔復其官,授靖寇將軍。接進京令後自殺)。六月守將趙士升投降。張勇復河、洮二州。十五年,趙良棟與王進寶分兵平定了秦州西和、禮縣。十八年十月,趙良棟克徽縣,進而克略陽、陽平關、沔縣。十九年復成都,以功擢雲貴總督,加兵部尚書。十五年擢為陝西提督的王進寶於十九年收復鳳縣、兩當,復漢中地,十九年克保寧。王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