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第2/3頁)
[美]威廉·曼徹斯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福一道安葬在海德公園村的園地裡。羅斯福之後的三任總統,杜魯門、艾森豪、甘迺迪都參加了葬禮,低頭默哀。合葬墓前立著一塊碑,上面刻著她自己選定的碑文:&ldo;我們惟一引為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rdo;
露西沒有來。14年前,她在紐約一家醫院裡去世了。
第三章 萬般激盪
1934年5月,美國報攤上首次出現一種漫畫雜誌,叫做《滑稽名畫》。可是讀者中卻沒有聯邦調查局局長j埃德加&iddot;胡佛。這位全國頭號警察本來十分愛看滑稽連環畫的人,尤其愛著《大偵探迪克&iddot;特雷西》和《特工x-9號》,但是那年春天他沒有工夫看這些。他手頭有好多事情要辦:準備把司法部遷住賓夕法尼亞大道的新建大廈;奉總統之命,監視法西斯組織;研究國會剛透過的防止犯罪行為的新法案;把已裁撤的禁酒局的偵緝人員收編入聯邦調查局。凡是能夠羅致到的人才,這位局長都要。他告訴公眾,&ldo;美國的犯罪分子目前十分猖獗&rdo;,而公眾也只能表示同意。人們本來指望,酒禁撤消之後,美國國民性格中好用暴力的汙點可以隨之消除,但事與願違,原來的私酒販子轉而搶劫起銀行來了。由於銀行家的聲譽本已掃地,劫匪在大眾心目中反而成為羅賓漢一流的人物。約翰&iddot;迪林傑是聯邦調查局所謂&ldo;頭號公敵&rdo;,可是印第安納波利斯市有一個人卻對他十分欽佩。他寫道:&ldo;迪林傑不搶窮人,專搶那些靠搶窮人發財的人。我擁護迪林傑。&rdo;
迪林傑犯案累累,十次殺人,四次搶銀行,三次越獄,最後同梅爾文&iddot;珀維斯所率領的聯邦調查局的一批神槍手對打失敗,才算完事。由此得出的教訓本應人人都懂,但是在美國歷史上公眾對暴行最肯容忍的卻是三十年代,這是三十五年以後一個全國性委員會在經歷了一個很難說是平靜的時代以後才發現的。迪林傑死矣,可是比活著危害性更大。他成了民間傳說中的英雄,一些從來沒有見過手槍的人也隨便談論什麼&ldo;杆子&rdo;啊,&ldo;左蛇&rdo;啊,&ldo;一槍倒&rdo;啊,&ldo;風聲緊&rdo;啊等等。農民的經驗證明,採取直接行動是有效的。現在各種各樣的人都主張採取直接行動了,連加利福尼亞州州長也誇獎一群對黑人濫用私刑的暴徒,說是幹了&ldo;一件好事&rdo;。切斯特&iddot;古爾德是連環漫畫《迪克&iddot;特雷西》的作者,因此大概也是符合j埃德加&iddot;胡佛心意的人,可是他也說:&ldo;強盜越來越猖獗了,因為一送法院就宣告無罪。我這樣想過:為什麼沒有人見了強盜就開槍,免得送法院呢?&rdo;不過,要是可以這樣的話,如果有什麼大人物觸犯了你,不是也可以拔槍打他嗎?羅斯福夫人收到的恐嚇信就多得驚人,她聽從特工人員的勸告,手提袋裡不帶著一枝&ldo;左輪槍&rdo;,就不出白宮大門。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