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強勢群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一天子涵便在墨院與那幾名大匠研究改進現有的武器,一直到天擦黑才被送回家。
而趙澤在帶著子涵認識了這幾位大匠後,便離開了墨院,他還有許多軍務需要處理,並沒有時間在此盤旋。
子涵也並未介意,她回家之後還覺得意猶未盡,便是中秋的圓月,都未吸引住她的目光。
與人面對面的討論和在前世與人在網上隔著電腦交流感覺完全不同,更直觀,而且有些事情一時用話語描述不出來的時候,也可以直接操作出來;各種細微的區別也能夠一目瞭然,與在網上研究影片時反覆觀看也沒找到華點不一樣。
今兒個下午她還順手用現有的材料做了一張摺疊弩,用的真正的箭頭,射程18米,能扎穿兩毫米的鋼板。射程範圍內,那真正是指哪打哪,誤差不超過一厘米。那三名大匠對她簡直佩服的五體投地,誇讚的話兒不要錢似的往外冒,子涵心裡十分得意。
以前可沒這麼有成就感。
那時候她是自己摸到一個手工製作發燒友的論壇裡面的。一開始,她就是個小透明,到處瞻仰大神們的製作影片和試發影片;後來她的技術得到了提高,漸漸也有人向她討教,只是平時還有一份工作要幹,只有晚上有點空閒,且她生性又喜歡拖延,成果不多,後來慢慢的便從那個論壇上神隱了。
而且和這幾名大匠討論對她來說也是獲益良多,有許多基礎的武器知識她都沒有學過,而這些大匠們幾代人都是研究這個的,他們有許多小竅門,能夠將武器變得更加鋒利。
第二天,子涵又被接去了雍王府。
幾個人根據子涵畫的神臂弩圖紙改造了一個改良版神臂弩,請匠人們試做出來幾把,又請了王府裡的侍衛們試射,讓他們說出使用後的感想。
之後便是改進再改進,半個月後最終版本的,可大量供給士兵們使用的神臂弩定版了。
此神臂弩重達十二斤,以山桑為身,檀為弰,鐵為槍膛,鋼為機,麻索系札,絲為弦,可同時或連續發射5枚箭矢;弓身長三尺,弦長二尺二,最大射程遠達三百五十多步;但因為使用了輔助機關,士兵可以很輕易的使用機械裝置輔助上弦,單人可用。
一個熟練工填充箭矢加上弦需要一彈指的功夫,快的三息即可;連續5次射空箭矢後需要換弦。
25枚箭矢,這基本上已經適合士兵們一次大戰時使用了。
將成品的神臂弩敬獻給雍王府後,子涵暫時不想再琢磨武器的事了,她就想見到弟弟和他說說話。
她也就中秋那天上午和弟弟見了一面,後來便再也沒見到他了,聽說他又去了邊關巡查。
子涵十分想念他,她向王府內的從人打聽了幾次雍王的行蹤,不光未能問出來什麼結果,還引得王嬤嬤看她的目光都變得意味深長起來,她便不好再問了。
好在兩天後趙澤便回了樊城。一回來就召了子涵過府相見。
他先是將子涵一通誇,然後便領著她去了前院涼亭喝茶。
此亭名為瞻遠,取其登高望遠之意,站在其上能看見整個王府全景。
揮退下人後,趙澤親手為子涵煮了一壺茶,兩人邊飲茶邊談心。
子涵這才知道前世她死後發生的事情。
那一天她本待在家裡休假,正躺在床上玩手機。突然有幾名劫匪闖了進來,用刀比著她,逼問某件東西的下落。子涵完全懵逼了,那些人說的是某樣東西的簡稱,她完全不能理解,只說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然而這群人卻誤以為她在裝傻,一刀扎進了她的喉嚨,乾淨利落,連血都沒有飆出多少來。
子涵捂著喉嚨想要止住狂噴的鮮血,卻根本無能為力,她無法呼吸,極其痛苦,卻無法求救——她在一開始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