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用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沒有你的份。&rdo;老三、老四也隨聲附和。老大說:&ldo;你們幹你們的,我不干涉就是了。倘若你們惹起了官司蹲了大牢,也與我無關。&rdo;老三、老四笑老大膽小:&ldo;你老大怎麼和張苗貴一樣三腳踹不出一個響屁來。就張苗貴那膿胞樣,借給他三個膽,都不敢告我們。
弟兄三個撇下老大自己幹。
最近一段時間,張苗貴的豆腐生意特別好:前後莊有幾戶人家接連辦喜事,都要張苗貴磨幾包好豆腐。張苗貴回來跟老婆說知。張湯氏平日都是下半夜起來幹活,天亮時,幾包豆腐已經做好,已把豆腐放在挑子兩頭的筐中。專等丈夫挑起挑子出門。這幾日聽丈夫說要多做幾包豆腐給人家辦喜事上用。她就忙活開了:頭晚上上床之前,先用水浸泡好豆子,只睡幾個時辰就要起身幹活,推磨磨漿。雞叫時分,頭一鍋豆腐已經做出來了。到東方出現魚肚白,豆腐房中所有的活已基本忙完,連加做的幾包豆腐也都做好了。張苗貴夜裡起來,要幫張湯氏推磨豆漿,推完磨,要上床歇個把時辰。待起身後,張湯氏已把整包的豆腐放入挑子兩頭的筐中。張苗貴用粗土大布當毛巾,洗了把臉。他要多吃點早飯,因為早上挑著豆腐挑子出門,一直到豆腐賣完,才能夠回家吃頓飯。張湯氏端來一大碗才出鍋的熱豆腐,豆腐上放些細鹽、蔥花和香菜葉,澆點黑醬油,又拿來幾張用雜糧烙成的雜糧面煎餅放在丈夫面前。丈夫張苗貴雖然人瘦一點,可個頭不矮,能吃。幾張雜糧面煎餅,就著一大碗熱豆腐,很快就下了肚,又喝了兩碗熱豆漿,吃得暖乎乎的。打著飽嗝,挑起妻子張湯氏早已拾掇好的豆腐挑子上了路,張湯氏直忙到丈夫出了門,才得閒料理家務:喊大兒子張東奎起床上學,又給得給東奎準備吃喝。伺候完東奎上學,床上的小兒子又醒了,還得給小兒子穿衣服起床。掃掃抓抓,忙裡忙外。忙清家務活外,還要忙田裡的農活;閒下來還要給一家人縫縫補補。張湯氏手也巧。丈夫,孩子,一家四口身上的衣服、腳上穿的鞋子,都是自己親手縫製。窮人家穿不起綾羅綢緞,她從集市上買回幾丈土機子織的粗大布,經她雙手裁、剪、縫。大人小孩穿的衣著得體。破衣服當然也捨不得扔,把穿壞的地方重新縫上又能穿年把。即使衣服補丁摞補丁,針眼套針眼,實在不能再穿了,也捨不得扔掉。先把破衣服撕成一片一片,再打上半盆漿糊,把撕成片的破衣裳一層一層用漿糊沾在一塊大木板上(俗稱打靠子)。粘上個四、五層,在陽光下曬乾後撕下來,一張張靠子就這樣做好了。這靠子做什麼用呢?張湯氏用手的拇指和食指張開成八字,放在丈夫和兒子的光腳上丈量尺寸。找張廢紙,剪成鞋底樣。再把那鞋底樣放在靠子上照樣子剪下多少塊。用捻好棉線繩,或細麻線,穿上大針,準備納鞋底。多少張剪成鞋底樣的靠子摞在一起足有一兩公分厚,大針再用力也穿不透。張湯氏就用針錐使勁地鑽眼,有的針錐用得不鋒利了,就順手在頭髮上當幾下,再用勁往鞋底上鑽眼。拴著長線的大針順著鑽過針錐眼,穿過鞋底。有時鞋底吸針,針錐鑽好眼,大針也穿不過去,張湯氏就用套在手指上的頂針(類似戒指,表面有一個個凹槽)頂著大針後屁股,朝鞋底裡頂。大針拉過來之後,再重複上面的動作,納下面一針。又經過千針萬線,這隻千層底布鞋底才能完工,然後再納下一隻鞋底。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