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海平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淵默,陳博士,是神州最有聲望的考古學博士之一,他頭大身短,略顯矮小,已經有五十多歲,卻依然精力充沛。 他的眼睛猶如深邃的古井,智光閃爍,面部線條分明,古板嚴肅,如同冷硬的青銅器,粗看平淡無奇,多看幾眼就會讓人覺得這個人非常不凡,有一種專注而深沉的氣質。 陳淵默並不像大多數現代人那樣熱衷於社交網路。 QQ、微信、鬥音等流行的社交工具,對他來說無異於雞肋,他認為這些只會消磨時間,對學術研究毫無幫助,他從不使用這些東西。 一款可以打電話、發簡訊和接收郵箱資訊的手機,就是他唯一與人聯絡的工具。 他的生活中只有一樣東西佔據著最重要的位置,那就是考古。對他來說,那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對歷史的熱愛和追求。 而且他最熱衷於人類史前文明的考古,他認為未知的、大量空白的史前文明對比有史料記載的文明具備更多的可能和魅力。 他對於史前文明的熱情超越了一切。他以一種近乎痴迷的態度追尋史前文明的痕跡與真相,對於每一個發現都充滿了興奮和好奇。 也因此他最終成為具有國際聲譽的人類史前文明專家,被公認為全球研究人類史前文明最權威的人士之一。 陳淵默的衣著簡樸,他總是穿著一件白色的亞麻襯衫,領口處可以看到長期工作而磨損的痕跡。 他的雙手因長年與考古工具為伍而變得粗糙,佈滿了老繭和傷痕。 他平時就挎著一個破舊的皮質揹包,裡面裝滿了各種考古工具和書籍,他的身上也常常瀰漫著混合著泥土和金屬的味道。 陳淵默對待工作和學術一向都是古板、嚴謹而一絲不苟,但除此之外,他是一個熱情而有趣的人。 陳淵默只用電話不用社交APP,許仙則一般只用微信基本不給人留電話,即使是陳博士許仙也沒給他留電話號碼,畢竟是陳博士巴著特招特調許仙到他門下的,也不是許仙自己拜到他門下學習的。 不過不給導師留電話,這事要換到其他老師或教授,許仙也早被掃地出門了,還會被上到所有博士、教授的“黑名單”。 而陳淵默卻真心覺得許仙這種怪癖與堅持很有趣,和自己有異曲同工之妙,反而對他更為讚賞。 只是如此一來,平時師生倆的傳話遞話就更多由其他學生來完成了,在秦嬈與蘇玲瓏明顯和許仙更熟稔後,這個中間人就基本都是由秦嬈來做。 至於為什麼不是蘇玲瓏,主要是因為她有點毛毛躁躁,陳淵默覺得她辦事沒有秦嬈靠譜。 許仙和秦嬈一起來到了陳淵默博士的辦公室。 在這間擺放了眾多資料和歷次重大考古發現紀念品的辦公室裡,陳淵默博士在帶的另外四名學生也已是全部都到了:身材嬌小卻曲線玲瓏有致、似乎永遠是那麼熱情陽光的蘇玲瓏,高壯結實、面板黝黑、憨厚靠譜的張成,身材高瘦、戴著一副厚重眼鏡、書卷氣十足的王浩然以及小個子小眼睛、相貌平平、機靈善談的劉洋。 坐在辦公桌後,率先看到許仙和秦嬈進門的陳淵默立刻眼前一亮,站了起來,看著許仙熱情笑道:“你小子終於肯來學校一趟了。” 其他同學也跟著和許仙打了個招呼,許仙也是“張成學長”、“浩然學長”、“劉洋學長”、“玲瓏學姐”各打了個招呼。 然後許仙看向陳博士,問道:“導師這是有了什麼重大發現?這麼鄭重其事?” 聽到這話,陳博士臉上滿是笑容,其他所有人包括秦嬈則都露出了奇怪神秘的微笑。 陳博士笑道:“這個重大發現就是我們上次一起做的論文《河姆渡遺址考古再發現和古人類狩獵及生活研究》已經過了稽核了。下週將在《Nature》刊出,總共佔據二十個版面,是下週《Nature》的封面首推論文!” 這時明顯也早已知道了這訊息的秦嬈等五人又鼓掌歡呼了一下。 《Nature》是世界最頂級也最權威的科學期刊,能在《Nature》發表論文字就已是一種榮譽,更何況佔據二十個版面,而且還是封推待遇! 許仙知道陳博士其實已不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