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第1/2頁)
冉珏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夫君甚少回府,即使回府也是待一兩天就又走了。孩子們和他都不太親近,兩個姐兒都已經一歲多兩歲了,都沒有怎麼見過自己的父親。
再然後,她懷了第三胎,因為第二胎實在是兇險,孃家爹爹孃親找來吳柳先生為她診脈,沒想到又是雙胎,她當時的開心現在還記得。
之後的事情……她不願意回想。
直到現在夫君一直後悔,當年沒有把長子一起接來京城。可怎麼接呢?公爹和婆母拒絕的徹底。江南有顧氏宗祠,本家又有祖學,再有公婆抱養嫡長孫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本朝注重孝道,他們夫妻倆能怎麼辦?
五歲已經是知事記事的年紀,她現在還記得臨走前,她去看長子的情景。
&ldo;跟爹爹孃親去京城不好嗎?&rdo;
&ldo;不好,我想跟祖母在一起。再說我走了,煙琳怎麼辦?&rdo;
&ldo;弟弟妹妹也會陪你玩的。&rdo;
&ldo;可我不喜歡他們,也不喜歡你,我就喜歡煙琳和二嬸娘。&rdo;
童言無忌,可她還是難過,她真是個失敗的母親。看著長子淡淡的目光,看她像是在看一個陌生人。
這幾年,她雖堅持和長子通訊,不長、不密,感情生疏。說到底,在長子這,她和夫君不是合格的父母,都對他們第一個孩子忽視良多。夫君每年都會回安慶,說是公差,其實是回去看長子,她都知道的,這些年,夫君先是讓孃家祖父為長子擇師,後來都是親自為長子擇師的,但……效果不佳。
這次公婆進京,應該是因為這次順寶進入國子監的事兒,大概觸碰到了公婆心裡的那根弦兒。世間的事就是如此,長子幼子都是親子,但養在自己身邊兒的總比離自己遠的要顯得親近。
想想剛剛,幼子進入國子監的情形,朱氏彎了彎眉。
第32章 哥哥來了
不管怎麼說,顧啟珪的國子監生活正式開始了。
為了應對半年後的入監考,他學的極其認真,就算有前世的記憶,他也沒有絲毫鬆懈。他一直奉行的道理:既然上天給了你一個機會,就不能白白讓它浪費掉。
顧啟珪一直覺得能進入國子監讀書,是很幸運的事情。天下學子千千萬,可能進入國子監的有幾個?
在國子監正式學習後,顧啟珪不禁感嘆國子監不愧為國子監,經驗豐富的監丞,協理各種事情的監學,大家各司其職,使得國子監保持較高的水平,不管是在教學內容,還是在教學方法,亦或是教學規矩上,一直為天下學子所敬仰。
不得不感嘆,國子監的的夫子真的很博學,再加上豐富的經驗,傳道受業解惑樣樣令人驚嘆,書中以前不求甚解的地方,顧啟珪也都得到了解答。
顧啟珪自是很開心,這就證明他來國子監是對的選擇。爹爹忙碌,就算給他啟蒙,也片刻不離公務;師父更忙,根本連給他啟蒙的時間都沒有。
現在好了,他終於開始開啟另一個思路,再不用只靠著前世的思維做看待一件事情了。這是他一直想改變的,畢竟今生他的身份發生了巨大變化,所處的環境位置不同,對世間萬事的看法也要跟著改變才行。
眨眼間,顧啟珪已經在國子監待了月餘。
這麼長時間,足夠他把把監裡的同窗認個大概,不過他天生不是熟絡的性子,也很少主動同別人搭話,所以雖然他記得別人,別人不一定能認得他。
月餘間,他漸漸融入國子監的生活,漸漸認識了一些性格各異,但內有智慧的夫子,他們有的是名滿天下的大儒,也有剛進入國子監教學的舉子。
對張文欽他是越來越熟悉。張文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