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彪在毛澤東眼裡,是堪當大任的,他一度是毛澤東最信任的人。
面對複雜的林彪,面對複雜的歷史,在寫回憶錄時,父親定下的指導思想是:林彪的長處糅合在歷史程序中,分散開來寫,免得寫集中了,有“歌頌”他之嫌,他的短處、錯誤一小部分也是分開來寫,大部分集中來寫。這就有了成書後的一節:關於林彪的幾個問題。
回憶錄出版後,父親收到大量讀者來信,有些讀者說,你聶帥沒有實事求是,林彪出事了,你就把林彪說成一無是處,林彪壞,是後來壞。也許,林彪的幾個問題也糅合在歷史程序當中來寫就好了,集中起來寫,似乎給人一個印象:聶帥不實事求是,光說林彪的壞話。
其實,父親說了他不少的優點,只是分散在各章節中,不顯眼罷了。
那是八十年代初,政治上還沒有像現在這樣開放,能夠寫到這個份上,也有讀者說,已經比較實事求是了。
後來許多書籍和影視劇,寫到林彪時,就源自於父親的回憶錄。人們認可它,說明父親講的故事是真實的,可信的。
靠一本回憶錄,能夠影響那麼多的讀者,能夠給大夥提供學習和批評的資料,是父親晚年感到欣慰的事情之一。
上個世紀80年代末,父親老家的遠房堂弟、在四川省擔任領導工作的聶榮貴來看望他,他問道:“我送你的書你看了嗎?”聶榮貴說:“看過了。”這裡說的書,就是他的回憶錄。
他對聶榮貴說:“這是我的歷史交待,革命那麼多年,我對黨沒作出什麼重大貢獻,但是黨交給我的任務都完成了,我沒有做什麼對不住黨的事情。我已經90歲了,比毛主席、周總理、許多老帥,活的時間都長。我的回憶錄寫好了,我的歷史交待清楚了,現在我去見馬克思,死而無憾了。”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中國元帥與日本孤女(1)
1992年5月16日,父親逝世的第二天,治喪委員會收到兩封來自日本的唁電。一份是宮崎縣都城市市長巖橋辰也發來的——
驚悉將軍閣下不幸逝世,不勝悲痛。
聶將軍是居住在本市的美穗子的救命恩人,一直是美穗子的精神寄託。美穗子先前訪問貴國後,我曾高興地聽到了有關聶將軍當時非常健康的介紹。聶將軍雖不幸離開我們,但他幫助日本幼女的事蹟,作為中日兩國之間一個美好的故事,將繼續被傳誦。
另一份唁電是美穗子本人發來的——
由於那場可怕的戰爭,使我在中國內地淪落為孤兒,承蒙聶將軍相救,才使我有今天。從回國之日起到今天,我一直崇視聶將軍為我心靈的依託。忽接父親去世的噩耗,而因相隔甚遠不能前往憑弔,甚感遺憾。
兩份唁電充滿了對父親的崇敬之情。尤其是美穗子,她稱我父親為“父親”,足見父親在她心目中的分量。
關於父親與日本孤女美穗子,多年來,早已是一個在中日兩國間廣泛流傳開來的動人故事,並被拍成了電影。
2002年9月23日,我來到河北省井陘縣洪河漕村尋訪父親的足跡。當年就是在這裡,父親指揮過百團大戰,還救護過日本小姑娘美穗子。這個故事是大戰中的插曲,它就像一首委婉溫情的歌,在時光中傳送了60年,並且還會繼續傳唱下去。
我站在山岡上,望著傳說中的“送孤處”,體驗著一種久別的溫情,彷彿看到了當年的情景……
1940年8月中旬,在進攻井陘煤礦的戰鬥中,晉察冀軍區一分割槽三團一營的戰士們在戰火中救起了兩個日本小女孩。她們的父親是井陘煤礦火車站的日方副站長,名叫加藤清利。一分割槽部隊攻佔了井陘煤礦新礦,他們撤走之前,盤踞在崗頭老礦的日軍向新礦猛烈炮擊,加藤清利和妻子加藤麻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