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與爭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戴一個流氓似的人物做一個開國君主?所以《鹿鼎記》的背後有一個嚴肅的嘆息,金庸的武俠小說寫到這裡已經不能再寫了,當然韋小寶作為主人公,不可能把他寫得太壞,韋小寶這不對,那不對,但他有一個優點,就是講義氣,不肯出賣朋友,因為這一點,你讀韋小寶恨不起他來,就像韋小寶這樣的人,到最後,他都不幹了,韋小寶最後要退出江湖,他也忍受不下去了,就連一個無賴也忍受不了的社會,還能不發生太平天國、不發生義和團、不發生辛亥革命?所以說金庸寫出了中國封建社會為什麼崩潰的原因,在這個意義上,它和《紅樓夢》有同樣的深度。以上我們講的是金庸小說的好處,至於缺點,我們今天就先不講了。 現場對話 問:為什麼說金庸的小說寫得好? 答:寫得好,我講幾點,一個是創作態度嚴肅認真,金庸的小說作為一種暢銷小說,一種連載小說,他寫得非常認真,每天就寫一小段,記著它。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寫完《鹿鼎記》之後,在他聲望達到頂峰時,他毅然封刀不寫了。這個毅力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不寫了之後,他用十年時間來修改自己的作品,在現代社會,時間就是金錢的年代,有幾個作家能用十年時間修改自己的作品。在全部的文學史上能夠用十年時間修改自己的作品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曹雪芹,曹雪芹寫《紅樓夢》,那是“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創作態度非常認真。 第二點,金庸不是天生的,他是繼承前人的。有人說,香港很奇怪,一方面是文化沙漠,怎麼會有金庸這麼一位藝術大師?這不是說香港文化很高雅?這不對,金庸不是香港文化的產物,金庸恰恰是大陸文化的產物,金庸的知識積累是在大陸完成的,金庸所受到的教育是““五四””以後的現代教育,在金庸小說中恰恰蘊含著深刻的“五四”精神,你讀金庸的小說,雖然寫的是武俠人物,但是思想和魯迅是相通的,你看他寫人的孤獨的境界,寫的像受傷的野獸一樣長嚎,那都是魯迅筆下常出現的意象,寫人的孤獨,人和社會的鬥爭,人的反封建精神,反禮教的精神,對國民性的批判。比如韋小寶這個人,他其實是對阿Q形象的一個繼承。中國20世紀最具有概括性的形象是阿Q,但阿Q儘管挖掘得非常深,展開的卻不夠廣,那麼由於韋小寶這個人物的特殊身世,他走過全國各地,甚至走到俄羅斯去了,所以在韋小寶身上表現了更大的中國國民的劣根性,因而金庸的成就是繼承“五四”新文學的精神。第二個是繼承了從唐傳奇以來的中國武俠小說傳統。比如說到40年代時,中國的武俠小說水平已經很高,出現了幾大家,像還珠樓主、白羽、朱貞木、王度廬,他們在不同的方面把武俠小說提升到一個新的程度,後來新派武俠小說完成了一個綜合的任務,所以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除了繼承前人之外,金庸還繼承了其他方面的東西,在裡面可以讀到西方文學的影響,可以讀到其他藝術的影響,比如我們在金庸小說中常看到一些話劇的場面,電影的場面。古龍小說是更多運用電影鏡頭,而金庸小說更多運用的是話劇場面。比如他經常有隔壁戲,比如郭靖和黃蓉在隔壁療傷,這邊有人在演著一場戲,那邊聽著就像話劇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