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鴿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況且,即使燕清說得頭頭是道,劉辯也還是並不怎麼相信,屢屢抗旨不尊的董卓,真有膽子謀反的。
就像袁家妄圖獨掌朝權,不是一日兩日,卻不意味著他們有謀權篡位的野心。
劉辯一方面不願意將勢強的董卓得罪死了,一方面又極不滿董卓趁虛而入,無法無天地禍亂百姓,一方面又厭惡對此並不作為,隱有要挾之意的袁家。
是以當燕清自請去帶那少得可憐的一千人,去討伐屯在城外的那兩萬虎狼之師時,劉辯明知他是螳臂當車,定會有去無回,心裡也只暗暗惋惜了一下,就口頭上許了一道密詔,任由他了。
假使敗了,自將激怒了董卓軍,但在燕清軍全軍覆沒的情況下,既無憑據說他是奉詔討逆,朝廷更不曾有過物資兵力上的援助,那怎麼也怪不到他頭上來的。
劉辯就這麼秉著&l;打輸了自己也不虧&r;的心思,等來了他做夢也沒想到的捷報。
驚愕一去,劉辯的熱情裡,立即就多出了幾分真誠,哪管是皇帝之尊,下階握著燕清手噓寒問暖,熱淚盈眶。
一番感人肺腑的表現,直讓燕清語帶哽咽,禁不住以袖遮面。
而在心裡,早已看穿對方本質的燕清,只覺膩歪。
待結束了簡單的慰問,就輪到更實際的論功行賞了。
按理說這仗打贏了,打得既快還漂亮,解了京師的燃眉之急,應當重賞。
但董卓這時的身份,卻非常微妙‐‐普天之下,也只有燕清跟董卓本人最清楚他的真實圖謀,可其他人卻多是瞧這粗鄙莽夫不起的,不認為他能有那麼大的胃口,吃下偌大一個漢王朝。
要說反賊的話,似乎又嚴重了些:起碼除抗旨不退、帶兵進京,放縱底下人欺負了一下老百姓外,還真沒幹什麼實質上危害朝廷的罪行。
眼神有問題的太傅袁隗,又是鐵了心要保住這個深受他信任的門生故吏,繼續做他們袁家的軍事總指揮的。
要想給董卓定罪,定會遭到袁隗一派的人的強烈阻撓和斥責,沒得還被反撲一下狠的。
況且燕清已是司空之位,官職再往上升,也升不動了‐‐劉辯現在還真有些後悔,當初不當一下給那麼高的職位。
於是在燕清的反覆懇請下,劉辯裝得勉為其難,卻是來了個順水推舟,改賜了呂布張遼高順這三人。
其二從中郎將一躍成雜號將軍,再從這次的戰利品裡撥出三成作為賞賜。
燕清謝過恩,沉靜道:&ldo;董卓之犯雖解,然危機仍在。一是首惡未除,二是靠山袁隗巍然不動,三是西涼兵仍有十萬眾,候在河東往西涼一帶,若無後續之策,殆害無窮也。&rdo;
原以為就此高枕無憂的劉辯心裡一沉,虛心追問:&ldo;為之奈何?&rdo;
沒有輿圖,燕清就只用指尖沾了沾茶水,在案桌上簡單一勾,畫了一畫:&ldo;陛下莫憂,只要袁家不為內應,右扶風尚有忠心耿耿的皇甫將軍的三萬兵馬鎮守,長安亦有剛正不阿的蓋(蓋勛)將軍的一萬人,城內還有禁軍數萬,京師定然無恙。&rdo;
燕清所分析的,是大實話。
皇甫嵩忠誠得迂腐,連疑心病重的漢靈帝都相信了他,劉辯自然也認為他是可靠的。
於是大鬆口氣,小聲埋怨道:&ldo;既然如此,燕愛卿何故危言聳聽?&rdo;
燕清搖頭:&ldo;董卓受了這迎頭痛擊,又豈會善罷甘休,就此死心?他定會想方設法,捲土重來。而在這之前,他便需積蓄實力,掠取軍糧物資,那深受其害的,會是沿途百姓。而西涼荒蕪,無利可圖;關中有重兵護持,偷襲不動;京中袁家哪怕再是大膽,一時半會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