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3/5頁)
津股巡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謂桃李滿天下,也算是實現了自己的“統治”理想了,而且這種統治遠遠比軍隊、比殺戮更為恐怖,就像現在的非法傳銷,控制了你的思想,你將永遠成為奴隸。
縱觀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禮》,那是一套相當嚴密的典章制度,從你的衣著到言行作避,都是設計好的,你就必須這樣做,如果你不這樣做,那就是大逆不道了。而且編修《周易》,按照現今的話來說,到達了迷信的頂點,天權神受,即便受了欺負,也不要反抗,那是因果報應。
所以幾十年以後,秦始皇聽信了李斯的建議,“儒家”被付之一炬。再過了幾十年,一個叫董仲舒的人,才建議漢武帝遵儒,於是延續至今,國人思想便這樣被孔子統治了數千年。
儒家思想成了御用思想,但是那些統治者們真的就信奉了儒家的“仁愛”思想,推行了“仁政”了嗎?又有那個統治者不是機關算盡?所以儒家只是一個幌子,意見漂亮的外衣,給狼一張極度模擬的羊皮相。當於說,你一定要聽我的話。和諧社會是不允許你有他想的,是不允許你叛逆的,更不允許你反叛。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諧社會,就得這樣。
哼哼!要是你如果不聽……
你猜結果會怎麼樣? 。。
讀老子
老子(約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楚國苦縣 (今河南鹿邑東)厲鄉曲仁里人,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創始人。一說即老聃,姓李名耳。
一不圍爐打坐,二不煉丹的老子,恐怕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在幾百年後居然成為道教的“教主”,他的原始唯物主義居然一個180度轉體,成了唯心主義者的“教義”藍本。
天上的那個白鬍子老頭,和歷史生活中的老聃——那個歸隱林泉的學者思想家劃等號,大概也只有今天才能做到。當年已經是桃李滿天下的孔夫子,五十一歲的時候還要再向自己的老師進行第二次學習,可見老子的影響不應該是玉皇大帝領導下天堂和地域,更不應該是妖魔鬼怪。
不過,老子的形象錯位的確不能怪後來的徒子徒孫們。老子對仙界的嚮往並非一日之寒,他所謂的修生養性,最後只不過是為了上天與神仙同樂罷了。所以在地上當圖書館館長的老子上天之後,在妖(仙)界,被封為三清之道德天尊,地位比玉皇大帝還高,可以算天庭的“國家顧問”,實現了他“與禽獸共居,與神仙共樂”的完美境界。
但是,道家和道教的確不是一回事,老子和太上老君也不認識。我們今天所倡導的“道法自然”也不是封建迷信,而是我們必須遵循的自然規律,所謂“人定勝天”也只不過是鼓舞士氣的一個口號,人的力量在大,也無法抗禦自然規律,比如你的死亡。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最後你總是要死去的,而關鍵在於你是怎麼生的?所以“人生於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倫諧和而相溫相暖;有智,故明理通達而理事不亂。所以修生養性,達到自我忘懷的至高境地——赤日炎炎而不覺熱,冰雪皚皚而不知寒,劍戟不能傷,虎豹不能害;禍亦不至,福亦不來,禍福皆無,苦樂皆忘。
不過,人要是都苦樂皆忘,且不成了痴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讀屈原
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出身於楚國的貴族,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
詩人是不能做官的,即便做了官,也多半不能善始善終。比如杜甫、比如李白、比如屈原。
為什麼呀?我想這和詩人的滿腔愛國主義熱情有關,但是詩人就是詩人,詩人的本性就是率性而為,和官場的爾虞我詐、深藏不露、極具城府的性格完全背道而馳,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不該說,詩人大約是不知道的,即便機會就在面前,也會因為時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