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第1/3頁)
Aaron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後就是在互動的情況下,歌手往往能發揮得更加出彩。按照接受美學理論評論家的觀點來說, 作品一旦問世,作者就已經死了。這個說法的意思就是, 在作品完成了的情況下, 以後作品的再解讀和再演繹都是接受者們的創作了。因此早就了很多經典作品往往都是live, 而不是albu。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歌手如何利用現場的燈光、舞美和舞群來讓自己的作品更加提升檔次。既然是一名選秀出身的歌手, 李瑋的現場功底肯定不差, 而且李瑋在節目裡帶動唱更是不止一次兩次了。
對於這種現場型歌手,不僅觀眾喜歡,組織者和轉播方更加高興。公視其實對於轉播電臺頒獎晚會是沒有多大興趣的, 但是由於自己電視臺的性質,因此不得不轉播。原本公視有點放棄這個時段的收視率,但是李瑋這段開場秀居然將原本零點幾的收視率拉到了一檔正常頒獎晚會應該有的收視率。
公視的導播都忍不住誇獎道:&ldo;這小子還真是厲害,僅僅是他的開場節目就能將晚會的收視率拉到2,如果後面的節目不至於崩盤的話,我們這檔直播應該能保持在15左右。可惜了,如果去其他節目,這小子的這個表演至少能有3左右的收視率。我們公視不是有一檔《黃金夜總會》的音樂節目麼?我覺得可以向他們推薦下這小子。嗬!這小子的收視率還在漲,看到結束的時候能漲到25不!&rdo;
李瑋的開場秀是自己三首歌的串燒,不過每首歌都沒有唱完,否則時間就不夠了。李瑋倒也不貪心,以自己現在的地位能撈到一個開場嘉賓的地位已經是非常難得了。
一般一臺晚會最重要的就是四個人,主秀、副秀、壓軸秀和開場秀,自己是開場秀嘉賓就足以證明自己的地位了。
當然,李瑋也要感謝kiiko幫自己排練的這段舞蹈。儘管李瑋只有現代舞的基礎,但是他也能感受到kiiko這段舞蹈的厲害之處。融入了很多美國街頭舞蹈的炫技,但又不太複雜。kiiko將主要的精力用在了隊形的變化和伴舞的動作配合上,自己不需要太多動作就能順利表演完。
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李瑋的開場秀結束了,然後就看到主持人開始登臺。李瑋到後臺換成自己的禮服之後就回到了自己的座席上,開始等待頒獎。頒獎禮一般都會壓縮在90分鐘到120分鐘內完成,除非是金像、金曲和金鐘三大獎,這三大獎在群星閃耀的時候可以堅持到三個小時乃至四個小時。
畢竟對於觀眾來說,明星表演才是最重要的,而只有對粉絲來說,獎項的歸屬才是最重要的。事實上,沒有哪個頒獎禮敢說自己是公正的。對於媒體獎來說,雖然獎項歸屬是由投票構成,但是媒體內部還是可以操作很多地方。而對於專家獎來說,專家們的喜好就決定了一切。而對於工會獎來說,人緣又是最關鍵的因素。所以李瑋對獎項這方面看得還是比較淡,不過一些關鍵獎他還是不想錯過。
根據媒體的分析,在非專業獎(即由消費者或媒體評選的獎項)上,李瑋在新人獎和專輯獎上比較有優勢;而在專業獎(即由行業內部評選的獎項)上,李瑋除了上述兩個獎項之外,某些專業類別獎,比如:搖滾、民謠和世界音樂等類別也頗有優勢,此外就是諸如詞曲作者、編曲、製作人這樣的幕後獎項上。
四臺聯頒勁歌金曲賞屬於非專業獎,所以李瑋的熱門就在年度最受歡迎新人和年度最受歡迎專輯兩個獎項上。對於獎項的命名,華夏國是有規定的。如果不是行業內的專家評獎,那麼都只能叫&ldo;最受歡迎&rdo;而不許用&ldo;最佳&rdo;。最後,李瑋拿到了年度最受歡迎新人獎,而與年度最受歡迎專輯獎失之交臂。
沒辦法,現在歌壇的局勢正處於男子偶像團體stor與女子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