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 章 (第2/2頁)
望三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顧元白寫了封信寄往了京城,將江津一行人返程的訊息遞了過去,安排好他們回京後的事宜。剛剛寫完了信,晚膳時分,隆興府也準備好了賀迎聖上的筵席。
綠意濃郁,與遠處的白棉花遙遙相對,顧元白看了看棉花與糧食的種植比例,笑了,“隆興府種棉花的量沒越過朝廷下的章程,很好。”
隆興府的官員就在一旁隨著駕,府尹恭敬回道:“聖上放心,臣等全按著章程半事,半分不敢逾越。”
“這就很好,”顧元白點了點頭,“朕沿著黃河而渡的時候,便見有幾個地方棉花種得幾乎和糧食一般多,風調雨順還可,若是出了什麼大事,糧庫不滿,當地的百姓就要遭殃了。如今棉花種的人多了,也就不值錢了,農戶雖重新種起了五穀,但也不可對此懈怠。”
眾人應道:“臣等謹記。”
從農田往回走時,有孩童齊聚在農地上,待皇帝大臣們經過時,便脆生生地唱起了傳唱天南地北的小詩:“北壓遊牧誓守關,西滅夏國凱旋歸,錦繡江山平地起,宮花鋪路與民樂……”
稚嫩的童聲響亮,傳遍了田野之間。
皇帝大臣們停住腳步,含笑看著他們。
顧元白雖不是開國之君,但其文治武功早已不輸開國之君。大恆早已被他一手掌控,正是經濟文化飛速發展的時候。自從他掌權以來,詩詞歌賦、雜曲雜文產出的量便多了數倍,這背後體現出來的,便是無人可否認的盛世。
上到九五之尊,下到採蓮女郎與砍柴男兒郎,都被他們寫進了詩作之中。
而盛世之中所做出來的詩作,也大多都是輕鬆高昂的,好似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只待船隻乘風破浪的那一天。
詩作一多,不說其他,只單單一個炕床便留下了許多傳世名作。以顧元白這個後世眼光去看,其中不少都是可以被錄入語文課本的水平。他有時候都略帶調侃地在想,以後的後世除了唐詩三百首外,會不會還有恆詩三百首?
這個想法在此時聽著這些孩童背詩時,變得更加預感強烈了起來。
孩子們背完詩後,顧元白笑了笑,低聲吩咐了田福生幾句,田福生便帶著小太監上前分發了些樣貌精緻,香甜可口的糕點。
孩子們:“哇——”
他們驚喜地睜大眼睛,拘謹地伸出手笑出一口牙,彼此偷偷對視的眼神之中是掩藏不住的歡喜興奮。田福生笑眯眯地道:“去吧。”
孩子們紅著臉蛋跑走了。
顧元白一直在隆興府留到了七月初,便轉了陸路沿江南東走,在前去兩浙之地前,他先去了荊湖南一地瞧瞧金鐵之礦,安撫曾經歷過反叛軍暴動的荊湖南百姓。
顧元白做事一樣樣的來,不急不緩,地方上的官員一個個的見,功績一樣樣的檢視,有罪的處置,有功的加官。
一路上,因著他曾在南下之前便放言無需奢侈以待,各個地方官員也知曉他說一不二的行事風格,並未出現表裡不一的迎駕行為。
在荊湖南攆轉半月,聖駕才朝著兩浙而去,途中經過江南邊界時,褚衛特來拜見,“聖上,此處不遠便是臣熟識的先生隱居山林之地,先生備愛賞畫,也愛作畫,不止得才兼備,藏畫也是極多。聖上可要將這位先生召來見一面?”
顧元白其實對書畫並無興趣,書畫所代表的價值對他這個俗人來說才是感興趣的東西。他瞧著褚衛眉眼間藏著期待的模樣,想了想,“路途可遙遠?”
褚衛嘴角已然笑起,“並不遠,先生就在十里之內。”
“這麼點路,還將人家隱於山林的居士叫來做什麼?”顧元白好笑,“去瞧人家的畫,難不成還讓人家帶來嗎?擺駕,朕自個兒過去。”
恰好還可以瞧瞧山水,歇歇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