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木香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程三保又送了一張拜帖進來,上面照例寫著:得知侯爺有恙,請求探望這些客套話,落款是:范仲淹,
程昱會心一笑,是朱兄來了。
范仲淹就是朱說,他二歲父亡,母改嫁朱氏,他從其姓,名說,一直到二十九歲,復範姓,改名仲淹。
今年,他調任泰州西溪鹽倉監,負責鑑督淮鹽貯運與轉銷,這幾天他回京辦事聽說程昱病了,立刻就過來侯府探望。
程三保親自引了范仲淹進院子,程昱此時已站在臺階上等候著了,他見了程昱,忙抱拳行禮說,“希文見過侯爺,侯爺還在抱恙之中,怎敢勞您親自出來?”
“不礙事,希文能夠過來探望,我很高興,”
說完,兩人攜手進書房落坐。
僕人奉上香茶,兩人一邊喝著茶一邊聊著天,
之前聽說程昱受了重傷,要連夜召大夫急救,他擔心得不得了,
如今看到程昱身體已好轉也放下心來,雖然他並沒說自己受傷的前因後果,但外面有傳聞說是和花寧左郡夫人有關,這些人家的私事當然不能隨便問,如今親眼見他安然無恙就已足夠了。
客套完後,范仲淹說起自己這次調任的事情,
他到了泰州後,看到唐代修築的扞海堰早已崩頹,
海潮時常氾濫,秋季海濤年年襲擾,廬舍漂浮,田產淹沒,鹽耕無定,民不安居,
雖然他本職工作並不包括修築扞海堰,但他也打算上書江淮制置發運副使張綸,建議重修扞海堰。
但修堰並不容易,有非常多的技術難題,初始估算其堤基寬三丈,高一丈五尺,面寬一丈,長度約需一百四十多里,
首先是堤址的確定,距海過於近,海堤頻遭潮汐衝擊,難以久存,離海過於遠,無法阻擋海潮,防禦作用減弱,影響鹽業生產。
其次是海堤材料的選擇,之前的常豐堰是“壘土而成”,這樣很易倒塌,所以他想用石頭,但這一帶少山,少石,運輸也比較困難。
還有就是九龍港一段風急浪大,往往白天築成的海堤,夜晚就會被海浪衝塌。當時流傳的一首民謠,
【九龍港港連港,潮汐多變不尋常,無風也起三尺浪,早上夯基晚上光】
他對程昱說,這些問題這段時間一直困擾著他,想著程氏工業對工程建築有著豐富的經驗,所以他一回京就來拜見程昱了。
程昱當即表示,扞海堰乃利國利民之大事,他會全力支援的。
海堤材料的選擇,他讓他使用水泥混石頭,但范仲淹擔心整個扞海堰用量這麼大,用水泥造價會很高,
程昱讓他不用擔心,水泥可以按半價提供給他們,而且也不需要整個堰都用水泥,有些地方可以就地取材,就重點地段和外包用水泥或石頭,
除了材料之外,還可以派出程氏工業的技術人員給他,讓他們跟隨范仲淹一起去泰州修堰。
得到程昱如此大的支援,范仲淹感激不已,
他站起向他深鞠一躬說,“侯爺高義,希文代泰州百姓向侯爺道聲多謝,”
程昱連忙扶起他說,“希文客氣了,本侯只是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而已。”
聊完公事,程昱請范仲淹用午膳,
兩人酒過三巡,范仲淹終於忍不住問起他受傷的緣由,程昱長嘆一聲,簡單地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這事聽得他是目瞪囗呆,嘴角直抽抽,
很久以前他見過阿彩一次,當時感覺這個女子很特別,膽子非常大,有點不知天高地厚,
一直都有八封傳聞說她囂張跋扈 ,橫行霸道,還想著坊間傳聞不可盡信,如今聽程昱說起,他才恍然發現原來這些都是真的,
這女子的脾氣實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