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第2/2頁)
宴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的神色,「臣妾與柳彧有過數面之緣,曾聽成化坊女官說過,柳彧初入洛陽,無財亦無名,靠著給教坊司寫詞作曲謀生,臣妾也有幸得了他兩篇詩詞,遣詞造句、文採風格,樣樣俱佳,有種常人難有少年意氣。」
南瑤道:「且不說其它科,僅是詞科這一項,他當得起洛陽第一人。」
姜昭覺得有幾分道理。
詞與詩相比,是難登大雅之堂的詩餘小令,文人視其為閒暇之餘打趣解悶兒的雜言,故而很少有士人會去深入的研究作詞,甚至寫都極少寫。
而詞盛行於教坊之地,什麼人寫出的詞較好或者較壞,自然沒有人會比南瑤更加曉得。
姜昭瞥見南瑤的衣袖落了墨,道:「近來你著手處理文書,可有什麼不適應之處?」
南瑤搖頭,卻露出了一抹疲憊之色,「妾跟著司簿已經學習了一段時日,如今足以獨自上手,並無不適應的地方。只是才知殿下授封四國邑地,竟是有這般多的雜事要處理。」
姜昭有些許心虛地閃了閃目光,而後笑得頗為體貼,「孤有四國之地,雖不用處理政務,但一些稅收與食鹽的文書卻還是要親批的。難免便多了些。」
這些話誠然不假,但姜昭卻沒說那些文書,自從原先的女史放出宮後,一直忘記要找人接替,其實已經堆積有一年的時間了。
若非司簿曾在她面前處理文書,處理到咳血,她興許還能繼續忘下去。
當然,這些是沒必要同南瑤說的。
南瑤磨好墨後,便要去側廳拿其餘的文書。
難得姜昭今日會在書房裡,有些不好決斷的公文,正好要給她過目過目。卻不料路過大門的時候,就見到一干身著朱紫袍衫的宮人,浩浩蕩蕩地走了過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