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馮·施卡德曼教授 (第2/3頁)
二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徐諾雙手一攤,表示這一波輸得不冤。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論文發表之際,竟然碰上了這麼一個大佬搞出了這麼牛逼的一個定理。
看來,今年的菲爾茲數學獎,大機率是這位馮·施卡德曼教授的了,徐諾的那篇論文肯定競爭不過他。
這點自知之明徐諾還是有的。
“那BOSS,需要回應《數學學報》主辦方,將論文發表推延至第三季的主刊嗎?”
關雎問道。
“不。”
徐諾斬釘截鐵的搖頭道:“第三季都九月份了,到時候《終結者》早就上映結束了,除非把《終結者》也推遲錯過暑期檔,論文就定在第二季主刊上發表,不是核心論文也沒關係,輸給這位馮·施卡德曼教授我是服氣的。”
自己的論文哪怕是屈居在馮·施卡德曼教授的論文之下,那也沒關係。
反正自己這篇論文對於數學方程公式應用在計算機人工智慧的意義正如《數學學報》所說的那樣,是具有開創性意義的。
再說了。
《數學學報》作為瑞典皇家科學院米塔·列夫勒研究員創辦的季刊,每年的發文量可是很少的,這一季出現自己和馮·施卡德曼的這兩篇絕對頂尖的數學論文,直接掀起全球數學界的狂潮好麼。
“那我這就發郵件回應《數學學報》。”
“關雎,順便把我那篇《計算機思維演算法公式在人工智慧的應用》論文,投稿給SCI。”
徐諾的這兩篇論文,可是關雎的理論基石。
而關雎有了強有力的理論基石,到時候在宣傳《終結者》的時候,才有牢不可破的信服力。
“已完成SCI投稿。”
關雎很快便給SCI期刊那邊投去了計算機領域的那篇論文。
“關雎,是時候檢驗一下你這段時間以來自主學習的特效製作能力了。”
徐諾搞定了論文的事情後,坐在電腦前,準備開始進行《終結者》的後期製作。
《終結者》的後期主要是特效製作、配音和剪輯等工作。
配音的話活兒不多,因為大多數場景其實徐諾採取的都是現場實拍原聲,只有當原聲不能夠讓徐諾滿意的部分,才會採取配音的方式。
然後就是剪輯和特效製作了。
這些工作對於一個導演來講,一般都會親自參與進去的,畢竟剪輯師要按照導演的想法和指導來對電影進行剪輯。
很多電影或者電視劇口碑不佳,往往都是毀在剪輯混亂上。
這些後期製作,對於一部電影來講也是成本開銷很大的一個階段,特別是涉及到了大量的特效製作。
不過。
這些對於徐諾來講,已經不算什麼了。
自己有關雎這樣的強人工智慧,完全可以多執行緒並且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要求做這些特效製作,電影剪輯等工作。
“我可以完成一個特效製作團隊都完成不了的工作量,但需要多臺計算機超頻執行,對CPU、顯示卡等計算機硬體裝置損耗很大,當然還會產生很多的電費。”
關雎很自信的對徐諾說道。
“嚯,你這麼自信啊?”
徐諾發現,關雎現在的“擬人化”程度是越來越高了。
“那我們開始吧,我把原片素材中,需要製作特效的部分告訴你,你做好標記......這個片段,我需要一個時空隧道的視覺特效,時空隧道你懂的吧,從這個片段的第21秒開始,到37秒結束,一共16秒從開始到結束的人物時空隧道穿梭特效鏡頭。”
“BOSS,我會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來構建出最接近時空隧道的模型,並渲染出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