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95團(3) (第2/3頁)
超人日丹諾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那麼汽車呢?”
“汽車在師裡,長官。”
“……”
透過與奧布里昂和其他軍官的討論,德內爾總算搞懂了法國的所謂摩托化師並非如德國摩托化師那樣,坐著汽車伴隨裝甲部隊發起進攻,而是僅藉助汽車對整個師進行戰略性部署。
換句話說,德國的摩托化營始終是摩托化營,他們在行動的時候就與自己的汽車一起,作戰的時候找個地方停車,打完之後再上車走人。
但法國的摩托化部隊卻並非如此,他們按照總參謀部的命令上車轉移,到位置之後徒步投入戰鬥,實際作戰與步兵完全無異。這也解釋了為何在法軍摩托化師中會存在巴士這種鬼畜的運輸工具。
也就是說,德國的摩托化部隊是協同坦克部隊推進的進攻性隊伍,即英國富勒將軍所著的《裝甲戰》(德內爾從西班牙返回巴黎後就去圖書館借閱了這本書)一書中所說的“移動堡壘”(戰略上進攻,戰術上防禦),但法國的摩托化部隊就是用來堵缺口的機動防禦力量。
所以實際指揮起來,一個法國摩托化步兵營與一個普通的步兵營沒有任何區別。至於該如何指揮一個普通步兵營,德內爾已經在西班牙“複習”過了,重拾那些經驗似乎並不困難。
只不過,這二十年不變的戰術真的能戰勝德國人嗎?
德內爾對此抱有相當大的疑問,即使在全營熄燈休息之後,他躺在床上依然在考慮這個問題。人們常說1914年的法國陸軍做好了打一場1871年戰爭的準備,而今天的法軍從紙面上來說的確足以應付一場1914年的戰爭,但那些現代化的武器裝備就真的不會顛覆戰爭的形態嗎?
他閉上眼睛,滿腦子裡想得都是埃布羅河上空沒完沒了盤旋轟炸的國民軍轟炸機。
於是他下定了決心,從明天開始就去查閱關於德國裝甲部隊和對地支援空軍的資料,而且要時刻關注波蘭的戰況。
嘹亮的起床號響起,德內爾換上了後勤人員為他找來的新式軍服,並且將一個軍官該攜帶的地圖包、配槍、子彈袋一股腦穿戴好。隨後他推門而出,跑到操場上觀看士兵們出操。
他的這一身裝扮與其他軍官格格不入,因為別人僅僅是身著軍服而已,而他連鋼盔都戴上了。
“看來是我的記憶出了偏差。”德內爾主動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早操不需要攜帶武器裝備。”
“是的長官。”奧布里昂有些尷尬地回答道,“吃過早餐後才需要全副武裝進行訓練,不過現在是戰爭年代,我可以讓士兵們從明天開始就全副武裝出早操。”
“沒這個必要,一切照舊就好。”
說完,營長德內爾便走到A連的排頭,掛著這一身裝備和士兵們一起跑步。此後他就像普通步兵一樣和士兵們同吃同住同訓練,並且很容易就和士兵們打成一片。
他和A連的官兵比賽射擊,和重灌連計程車兵學習如何拆裝操控新式迫擊炮,和C連的軍士一塊校槍,和司機學駕駛……閒暇時間和通訊班、醫療隊計程車兵打牌,吃飯的時候他與士兵們一塊排隊吃士兵食堂,逼得糊弄著做飯的廚師使出渾身解數提高飯菜質量。他廢除不合理的侮辱性懲罰,嚴厲打擊軍人之間的不正當競爭,欺壓新兵也被禁止。
只要不在訓練場上,這個年齡差不多能做年輕士兵們父親的營長,也的確像照顧子女一樣體恤他們。
訓練場上的他也從不打罵士兵,但1營訓練時卻沒人敢偷懶:一個40多歲的軍官尚在前方摸爬滾打,誰還好意思落後?
“戰士們!最後一個到食堂的今晚就留下拖地!為了法蘭西!”
9月4號傍晚,團長麥克維勒有些吃驚地看著1營長戴澤南少校掏出手槍,命令士兵們向食堂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