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能的話,是很多人的心聲。
這些人都是工業發展的參與者,甚至是組織者,朱高熾自然要點撥一番。
“稻杆的確不要錢,可是既要晾曬,又要打成秧節,不但辛苦,人身上還會癢,費事費力。”
“等百姓們手中的錢多了,不少人就不會願意費這個力氣,而蜂窩煤的價格繼續廉價下去,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使用稻杆生火。”
稻杆可不經燒。
所以才要打結成團,儘量延緩燃燒時間,可稻杆的成分無法改變,終究缺點不少。
不但對稻杆的消耗量巨大,而且是一項即繁重,又令人痛苦的農活。
唯一的限制,就是百姓們手裡沒有錢,沒有更好的替代品,蜂窩煤雖然要更好,可是在農村的運輸成本高。
不過這些缺點,隨著工業發展下去,農戶們遲早會改用蜂窩煤。
畢竟稻杆的用處太多。
“當不再生火使用的時候,節省出大量的稻杆,可以養更多的牛羊,能肥更多的地。”
“更多的肥料,田地有更高的產量,除了增加了糧食,又讓稻杆的產量增加。”
“而稻杆則能養牛羊。”
“耕牛的增加,節省了民力,也能為人們帶來蛋白質,羊也為人們提供了食物。”
“肉的油水足,不但讓人身強體壯,還能延長人的壽命。”看書菈
“剛才那戶人家,一年多了十八兩銀子的收入,以後工具的價格也便宜了,人們開始精耕細作。”
“精耕細作也能增加田畝的產量。”
“再把時間和人力浪費在捆秧節上,付出的力氣和成本是不划算的。”
朱高熾的話,引起了不少管事們的思考。
誰都不會因為貴人才十四歲,就覺得貴人是異想天開。
連燕王都放權給小貴人,他們這些小貴人身邊的人,更是對小貴人心服口服。
中華重工階段性的成果,已然征服了不少人。
人們都驚歎小貴人的眼光和能力。
朱高熾見眾人都在細思自己的話,滿意的露出微笑。
他說的都是歷史的進呈。
未來的國家,短短的一代人,從農業為主的國家,急速的發展為工業為主的國家。
九零後之前的人,絕大多數都看見過農村的變化。
從家家使用稻杆生火,改為稻杆和煤炭結合使用,可時代發展太快,煤氣罐取代了蜂窩煤和稻杆。
後世在油氣時代,對煤炭的需求大幅下降,可全國一年產量仍然是三十九萬萬噸。
放在大明的時代,朱高熾認為,至少六成的農戶使用煤炭,是可以達到的。
幾千萬人以煤炭為生活燃料。
改變了這個生活習慣,那麼大明對煤炭的需求,會成為一股令世界恐懼的數量。
為了滿足這股力量的胃口,會逼著大明尋找一切資源。
草原。
也將不再是貧瘠苦寒之地,豐富的露天礦產和優質煤炭,會成為大明重要礦產地區。
同樣。
鐵道上運輸一噸煤,哪怕一錢銀子的運費,一年的運費就能高達數百萬兩之多。
後世從山西到廣州,一噸煤的運價是一百八十五元。
大明銀價一兩銀子的購買力,等於六百元到八百元的購買力。
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結束,全國煤產量五千萬噸。
英國才多少人口?
大明只要超過一倍,也就是一萬萬噸。
北方多煤炭。
從北往南運送。
一萬萬噸煤在鐵道上的運費,哪怕價格低廉到一噸只需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