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應天府的事,多打聽打聽。”
姚廣孝主動請命再探應天府,朱棣思來想去,雖然知道此行對姚廣孝有危險,可的確忍耐不住。
後一句。
說明了朱棣還是關心某些事情的。
“還有就是,老大的事情,有沒有傳到應天府。”
對於兒子,朱棣還是擔心的。
長子在自己面前能一套套的講大道理,自己不跟他計較,可在他皇爺爺那裡可不行。
想到這裡,朱棣恍然大悟。
父皇最喜歡跟人說教,老大難道是遺傳了他皇爺爺的性格?
只可惜。
他皇爺爺的一生,什麼事情沒有經歷過。
鑄就了堅硬的脾性。
善於學習,但是觀點極其的堅定。
希望人們按照他的想法做事,因為他的成功,他比所有人都覺得自己看的要遙遠。
在這點上。
長子和父皇類似。
兩人都認為自己正確無比,別人是錯的。
長子脾氣硬。
他皇爺爺脾氣更硬。
“大公子所辦商事,在有些人眼裡是小事,又沒有和人紛爭,應當不會有人特意傳播,恐怕也無人看重。”
“如此才好。”
朱棣衷心的說道。
國家大事前,老大的事不足輕重,可父皇非常人,再小的事也不會疏忽。
精力實在是旺盛。
大哥早逝。
說不得就是被父皇所累。
誰能像父皇那樣?
朱棣捫心自問,自己也比不了。
不是沒這個心,不願意吃苦,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希望老大不要鬧出事才好。”
衛所是衛所,軍營是軍營。
衛所是地方軍屯機構,軍營則用來防禦出擊。
後者從前者中徵召,不光是士兵,包括將領也是。根據軍職的大小,從相應級別的千戶百戶中徵召。
除了關鍵地方的兵堡等軍事重地,是常駐兵營,由衛所輪流服兵役外。
大部分衛所,只有在打仗的時候,才會入營服兵役。
世襲的只是衛所的官,不是軍營的職務,兩者區別不小。
例如燕山三個護衛。
沒有戰事的時候,衛所服兵役最穩定的是幾百名王府親衛,然後是北平城的衛戍部隊。
這些常年服役的需求,要不了一兩萬人,不需要服兵役的軍戶,則在衛所種地,操練。
兩千軍戶組織到了一起,等於變相的成立新營。
除了包吃之外,每個月還有一兩五錢的工錢,對普通軍戶非常有吸引力。
家裡不但少了雙筷子,又多了一項進益。
至於種地。
人數越多不代表收穫越多,人均收穫反而下滑,所以家裡少了一個人種地,對軍戶並沒有影響。
從軍戶中招工,有諸多的好處。
“這位是朱能,燕山中護衛副千戶。”
“這位是徐寧,工程隊掌櫃。”
兩人一個比一個年輕。
朱能大驚。
他以為工程隊的掌櫃,年齡至少是中年人,沒想到大公子這般信任,眼前的人比自己還要小好幾歲的樣子。
徐寧是白身。
立馬上前行禮。
朱能主動拉住徐寧,連稱,“不必如此。”
朱能剛剛承襲職位,又年輕,也是朱高熾用他來負責工程隊的原因之一。
否則換做是丘福,他擔任千戶多年。
衛所裡管著一千多戶軍戶種地和操練,能把工程隊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