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第1/2頁)
有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是荀攸反對。
劉表空有荊州卻沒有雄才,不足為慮。
他們退兵的目標就是為了更順利地北上,一旦真的跑去打了劉表,一時之間肯定拿不下荊州,久而久之必然會導致主次不分。
曹初思索,也開口道:&ldo;現在父親與劉表結盟,若我們毀約在先,必然會對名譽有所影響,不如先去解決昌豨。&rdo;
是的,東海太守昌豨又叛亂了。
昌豨是草寇出身,雖然仗著天高皇帝遠一直不服管教,可他到底只是個東海太守,而不是東海龍王。他也怕大軍壓境。
人群之中,只有于禁的神情不對勁。
曹操挑眉,喊他的字:&ldo;文則有何異議?&rdo;
&ldo;末將……與昌豨有舊。&rdo;于禁拱手,堅定道,&ldo;願去討伐此逆賊!&rdo;
曹操點頭。
曹司空一向是個很有魄力的人,面對眼前的大好形勢,眼睛都沒眨,說退兵就退兵。
退,是為了更好的進。
聽聞曹軍的行進路線來了個大轉彎,正在吃瓜圍觀曹袁相鬥的劉表一驚,手裡的瓜都掉了。
他轉頭問蒯越,狐疑道:&ldo;曹司空可是要來打荊州?&rdo;
蒯越看了一眼蔡瑁,搖頭道:&ldo;主公莫憂,我們方才與他們結盟,曹司空不會輕易來攻伐荊州。&rdo;
另一邊。
袁尚莫名其妙地看著曹軍如潮水般退去,鬆了口氣,但他始終覺得還是有哪裡不太對。
曹軍的主力的確退去了,但是另一邊的曹昂和張遼又去哪了呢?
找了一圈沒發現人,袁尚就暫時把這件事情擱在了一邊。
袁營不缺明白人。曹操退兵背後的意圖都那麼明顯了,算得上是光明正大的陽謀,但是袁營的明白人都沒有開口說話。
因為袁尚和袁譚不會聽。
曹軍一撤,沒了外力的威脅,剛團結沒多久的袁家兄弟果然吵了起來。
首先他們吵的就是黎陽沒守住的問題。
袁譚氣得要命,怪袁尚太不靠譜,援軍來的太慢。
袁尚特別委屈。
袁譚自己沒能力守住黎陽,怎麼還怪起他來了?
是夜,袁譚回到主軍大營,氣道:&ldo;若不是他要親自過來,援軍怎麼可能會走得那麼慢!&rdo;
郭圖開口了:&ldo;將軍可知他為何要親自帶兵前來?&rdo;
袁譚疑惑:&ldo;為什麼?&rdo;
郭圖附耳道:&ldo;他正是擔心您得了兵馬之後不肯歸還。&rdo;
袁譚得了增援的兵馬之後會還給袁尚嗎?當然不會!
所以袁尚才要親自過來盯著。
自己的小心思被點破,袁譚氣得把佩劍往地下一擲,大義凜然道:&ldo;大敵當前,袁尚那廝竟還有心思算計這些!&rdo;
見袁譚越想越氣,郭圖就給他出了個主意。
現在他們軍隊的輜重並不完備,不如就問袁尚要輜重,試探一下袁尚與他聯合抗曹的心思有幾分。
如果袁尚給了,那袁譚就可以放心跟他當隊友,如果不給,那就……見仁見智了。
袁譚一想挺對,於是派人過去,問袁尚要輜重。
袁尚本來想給,奈何他身邊的謀士對一直支援袁譚的郭圖可謂是恨得咬牙切齒,就開口攛掇袁尚。
黎陽不是那麼好打的,可袁譚失黎陽卻失得如此之快,這其中定有貓膩。
袁尚一想沒錯,立馬回絕了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