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3/5頁)
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曰d 叫卜‘內.七口臉,; ; .內
452 /日暮東陵
尾聲劫後餘生清東陵
就在末代皇帝溥儀離開天津張園,偷偷跑回大清帝國愛新覺羅氏的發祥地― 中國東北部的白山黑水之間,並在日本軍國主義勢力的扶持下,成立“滿洲國”後,日本方面出於攏絡溥儀和監視長城沿線、控制華北地區的目的,自1933 年始,便以守護清東陵為公開名義,將“滿洲國”兵、“日本憲兵隊”開進東陵地處駐紮,併成立了“東陵地區管理處”等機構,並由這個機構全面負責清東陵防護、祭祀等一切事宜。直到1945 年8 月15 日,日本宣佈投降,這個名義上護陵,實際上卻是一個特務機構的組織才相繼解體。在日本軍隊和‘滿洲國”兵駐守的13 年裡,除了舉行一些簡單的祭祀之外,客觀上對清東陵的現狀起到了保護作用。
1945 年8 月,日本投降並將軍隊撤出清東陵後,因時局動盪不安,當年圖謀盜陵而被孫殿英部擊潰的馬福田、王紹義殘部,在外流竄多年後,又突然捲土重來,欲實現當年那個未竟的夢想。只是這次馬福田沒有露面,由王紹義具體實施組織,這王紹義經過十幾年的養精蓄銳,勢力似乎比當年大得多,為匪作盜的經驗也越發豐富。他率領一千餘眾,攜槍扛炮,藉著月黑風高,向清東陵撲來,並一口氣盜掘了康熙的景陵、咸豐的定陵、同治的惠陵、慈安太后; l 一一,J … ‘· ,〃 。 “一卜.; .側口門口口口七月枯,十巨門哪目曰目臼口勺.悶烈翻陣.“。二、J ~叫卜切‘.口州目‘曦.' J 。 d 。 .習.卜一
尾聲劫後餘生清東陵/453
的定東陵等四座帝后陵寢。地宮中的棺撐被劈,屍骨被拋,珠寶幾乎被盜搶一空。在盜掘康熙帝的景陵時,由於四周流水不止,王紹義指揮兵匪和隨從的一幫流氓無產者,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動用炸藥和炸彈,耗時三個晝夜才在寶頂的側角直著開啟了堅固異常的地宮.當匪眾們進入地宮時,發現裡面存積了比乾隆陵地宮還要多的汙水,根本無法靠近棺撐。王紹義等匪眾沒有采取當年孫殿英盜墓時用抽水機抽出積水的辦法,而是在一位當地著名盜墓賊的指點下,紮起幾個木筏,順水劃入後室的棺撐前,揮刀揚斧,總算將已浮在水面上的棺撐劈開,並將大部分珍寶盜出。
在景陵地宮盜出的所有珍寶中,最為知名的是康熙帝生前最為看重的心上之物― 九龍玉杯。據史典記載:此杯為白玉質,長方形,高為3 公分,寬4 公分,長6 公分,有蓋。四角各有二龍戲珠,把手為一條龍,共為九條龍,故稱作“九龍玉杯”。其用料白玉細膩無瑕.半透明,所雕雲龍工藝精巧,活靈活現。更為奇特的是,只要盛滿酒水,就可從杯外看到九條蛟龍翻轉飛騰。此物堪稱寶中之寶。傳說康熙年間,一代名盜楊香武為取得俠盜圈內的霸主地位.曾三進紫禁城,想盜取九龍玉杯,但終未成。不過,隨著楊香武三盜九龍杯的驚險故事在社會上的演義和流傳,這件酒杯更是身價倍增,秘不可惻。康熙後的歷代名盜,都把盜取九龍杯看作是終生追求的最高目標,盜術修練的最高境界。可借,由於康熙生前對九龍杯防護甚嚴,死後又帶進景陵地宮,只能讓一代又一代的名盜垂涎三尺、望陵興嘆。
此次在盜掘景陵前,有一個在匪眾內部地位僅次於王紹義的田姓匪首曾和王紹義有約.“盜開景陵,我啥也不要,只要康熙爺的那件九龍玉杯還在,我僅要此一件足矣。”景隴地宮的棺撐被劈開後,匪眾們果然找到了當年紫禁城的那件鎮城之寶― 九龍玉杯.田姓匪首如願以償。
454 /日暮東陵
當王紹義率匪眾開啟同治帝后惠陵的地宮大門,將屍體從劈開的棺撐中拖出來時,只見那位倒了一輩子黴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