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頁 (第1/2頁)
黑蘭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12年4月15日,華軍第三十五機械化步兵旅和奧斯曼第六十五步兵師在貝魯特會師,並開始準備攻略埃及的行動。南亞、中東的丟失對於英國來說是致命的打擊,英國的工業因為缺少殖民地的原材料而停工,士兵們手裡的步槍甚至缺少訓練用的彈藥,如果埃及再丟失,英國人將不得不考慮向同盟國投降。
當然美國人也不希望看到這一點,雖然英國艱難,但好歹還是抵抗同盟國和華國的盟友,山姆大叔再自大,也沒有獨挑華國和同盟國的信心,這與世界為敵無異。所以幾十萬美國大兵和海量的物資運抵北非,英法兩國控制的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和埃及之見暢通無阻,得以使埃及的戰爭準備相對充足。要知道繞道南非到紅海的航線已經被華國海軍控制,美國人只能將物資運抵摩洛哥沿海,而且無恥的義大利人已經投靠同盟國,他們在地中海上的海軍戰艦對英軍地中海艦隊造成了巨大威脅,再加上科西嘉島、撒丁島、西西里島、克里特島等關鍵島嶼上的同盟國飛機,協約國地中海航線有被截斷的風險。
北非攻略開始,華軍透過五個月的準備,集中了一個坦克軍、一個機械化步兵軍、二十五個步兵師、兩千多門火炮、八百多架飛機的強大兵力,六萬奧斯曼軍隊負責後勤運輸和後方支援工作。對面的英國人和美國人則準備了六十六萬大軍,包括三十三萬美軍士兵和二十九萬英軍士兵、四萬殖民地士兵,這已經是英國人除了本土之外最大的作戰叢集。
傳統工業強國的英國利用本土和加拿大的工廠不斷生產武器裝備和彈藥,同時美國本土工業發力,進入戰爭狀態後的美國展現出來的戰爭潛力超出英國和德國的總和。在繁忙的大西洋航線上,每時每刻都有無數的運輸船隻往返,一部分被德國潛艇和戰艦擊沉,大部分可以抵達北非和英國本土。
物資和兵力的充足讓協約國信心大增,他們聲稱北非戰役將成為華軍的滑鐵盧,成為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這次戰役後協約國將開始反攻。這種話前線將領相信,後方的民眾更願意相信,但是他們都低估了華國對北非戰役的準備程度。
無論是從坦克數量、火炮數量還是飛機數量上看,華軍都不落下風,而且具有更豐富的裝甲部隊作戰經驗。兵力上華軍雖然只有四十六萬,但物資充足,協約國將領想像中的華軍後勤補給不濟問題不可能出現。華國的海上運輸力量超過了協約國可以動員船隻的總數,而且更有效率,航線也更加安全。控制了航線附近的港口之後,華國運輸船可以快速、高效的運輸物資,從南海到紅海,全部處於華國的控制之下,距離上的拉長並沒有帶來太大的麻煩,而且中東地區盛產的原油和在科威特、伊朗逐漸擴大的石化工廠規模、從當地購買的糧食等會降低運輸燃油帶來的成本,提高運輸效率。
華國的運輸極限遠不止於此,在準備北非戰役的同時,幾乎相同運輸規模的船隊和物資在向關島、中途島、夏威夷和澳大利亞匯集。超過美國兩倍之多的鋼鐵產量不僅僅體現在數字上,此時從微觀層面更能看出華國工業積累的強大,龐大的鋼鐵產量高效的運抵沿海無數的造船廠,然後迅速轉化為標準大噸位的運輸船。如果讓英國人和美國人切身的體驗一下華國一艘運輸船的建造過程,也許心中戰鬥的心思會瞬間消失。
&ldo;沒有比這更糟糕的事情了!&rdo;這是美國總統得到華國在太平洋上的舉動後對總參謀長說出的話,華國竟然在準備北非戰役的同時,準備登陸美國的戰役‐‐毫無疑問,華軍在太平洋島嶼上囤積兵力和物資的行為是針對美國的。
7月初,北非戰役的第一次會戰‐‐耶路撒冷會戰打響。雄心勃勃的英美聯軍出動上千輛坦克和裝甲車,五百多架飛機、一千六百多門火炮,向華軍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