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第1/2頁)
葉見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到這裡,宋瑾示意他暫停一下,接著她舉起兩隻手,「這種化學突觸就像我們把兩隻手握成拳頭,相互靠近。一個拳頭是突觸前膜,另一個是突觸後膜,中間的空隙就是突觸間隙。」
比劃完,宋瑾示意剛才的學生繼續說。
「突觸前膜的神經元釋放神經遞質進入突觸間隙,然後作用在突觸後膜上。接著突觸後膜被啟用或者抑制,然後進一步級聯下一級反應,就這樣一級一級形成神經元網路,參與各項生理反應。」
這位學生說完後坐下。
宋瑾接著補充,「這只是最經典的一種傳遞資訊方式,還有電突觸、縫隙連線等。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就是化學突觸中的神經遞質。根據你們查的資料,現在大家說一下抑鬱症患者腦內有哪些神經遞質發生了變化。」
「五羥色胺」
「多巴胺」
「去甲腎上腺素」
「……」
教室響起此起彼伏的聲音。
同學們各抒己見了會,宋瑾適時開口,「我們一一詳細討論,先說五羥色胺。」
「抑鬱症患者分泌的五羥色胺減少,導致食慾減退、失眠、抑鬱等症狀。」有學生回答。
其他人補充:「由於它的分泌減少,這樣突觸間隙發揮作用的五羥色胺就少了。由於遞質發揮作用之後會被突觸前膜再攝取或者被突觸間隙內的酶降解,所以目前臨床上有一類藥物是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透過使用抑制劑,使得遞質不那麼快被降解,維持突觸間隙內五羥色胺的濃度,從而緩解症狀。」
「很好,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研究抑鬱症的發病機制的原因。只有認識它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我們才能有針對性的研究治療手段。」宋瑾適時總結。
整堂課就在這樣討論的氛圍中來來往往。大家的熱情都很高漲,宋瑾時刻把控討論的氛圍與方向,並適時總結和糾正一些觀點。
這堂課下來,她又出了一身汗。但沒有之前那麼緊張了。
下課後,宋瑾擦了擦黑板,把電腦關機,準備回實驗室。
這時有學生過來跟她聊天,「老師,我好喜歡上你的課。如果只是你一個人在上面照著ppt講,我肯定在下面埋頭睡懶覺。現在這種模式,我都不好意思睡覺。」
宋瑾笑著說,「上我的課沒有壓力?」
「還好,就是平時需要多準備點,否則就沒辦法參與討論,跟個傻子一樣。對了,老師,我能提一點建議嗎?」
「可以啊,你說。」宋瑾把電腦放進包裡。
「其實我周圍有得抑鬱症的人,我想跟他們說一些相關知識,但他們很難聽懂。所以想問問您手上有沒有靠譜的公共資源分享,比如公眾號或者微博博主之類的。」
宋瑾動作頓了一下,接著說,「我回去找一下,過段時間整理之後跟你們說。」
「好的,謝謝老師。」
宋瑾回了辦公室,癱坐在椅子上,手機亮了。
「神經病小分隊」群有很多訊息。
徐瑤:【恭喜宋老師又上完一次課。鼓掌jpg 宋瑾。】
李澤禾:【我們實驗室的學生可是對宋老師讚譽有加,改天我們仨去旁聽一下?孔巖徐瑤
】
「……」
宋瑾靠著椅背,舉起手機,懶洋洋回覆:千萬別,你們誰去我就跟你們急。都別鬧,上課壓力好大。累癱jpg
孔巖:【同志們,快救救孩子,我快困成狗了。急需咖啡、方糖和牛奶。】
宋瑾:【我出咖啡,過來拿。】
徐瑤:【正好我早上的牛奶還沒來得及喝,捐給你了。】
李澤禾:【我這裡沒有方糖,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