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淇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杜燕霞在新家生下了一個女兒,家庭越來越牢固。
孩子就是家的紐帶,小賓賓轉眼上學了,繼父對小賓賓一如既往,還是像初來一樣,如今,親生女兒降生了,對小賓賓更加事如己出,
看來老實人,多半善良。杜燕霞一改懶惰的習性,家裡家外,賣力做活。
因為,她的現任老公,婆婆公公,年事已高,再不能在大樹底下乘涼了,二老不拖累他們夫妻倆,能夠生活自理就已經很不錯了。
看來,環境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杜燕霞不下力幹活,兩個孩子吃穿從哪裡來。勤儉持家的女人,家庭大都過得去。
杜燕霞是徹底地走上了生活的正軌。
易隆澤的大兒子易連貴,在爺爺奶奶的呵護中一天天長大,轉眼小學畢業了,馬上就要上初中了。
當時的初中,是在離家幾十裡外的一個很小鎮上,易連貴已經習慣了沒有爸爸媽媽的日子。
媽媽剛剛走的時候,易連貴一下子很是不適應,最開始的那幾天,爺爺奶奶不忍心告訴他媽媽嫁人了,帶著弟弟嫁人了。只是跟他講,媽媽帶著弟弟去外婆家了。
可是,時間一長,媽媽一直沒有回來,他也不再問爺爺奶奶了,知道問了還是那個回答。
直到有一天,易連貴在學校跟同學打架,同學罵他沒媽的娃,當時就把他罵蒙了。
回到家裡,哭著問奶奶。
奶奶這才告訴他,媽媽和弟弟再也不會回來了。
這個訊息不管是遲來,還是早來,易連貴都難以接受。
進入初中之後,易連貴的性格來了一個大轉變,已經成為孤兒的他,幹什麼都沒有底氣,與此同時,也沒有人給予溫暖和關愛,從此,易連貴逐漸暴躁,動不動就摔桌子,砸板凳,跟同學三句話不和就開打。
他的這種暴力行為,跟同學們逐漸疏遠,玩伴也越來越少。學習成績,不在班上壓尾,就已經不錯了。
其實,易連貴在讀小學的時候,成績還不錯的,男孩子在小學階段成績突出,真算得個聰明的孩子。
如今,因媽媽的離開,易連貴的人生和命運,都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爺爺奶奶,能力有限,滿腦子都是忙地裡的活,一生只知道在地裡忙碌。地裡不幹好,哪來的開支,一家人的生活,就靠在地裡的收入了。
易連貴跟著爺爺奶奶,可想而知,跟同學們比,各方面都會矮人一等了。這是他自己的想法。
有一天,易連貴的班主任來到他家裡找家長,說是易連貴怎麼三天沒來學校上課了。
爺爺奶奶一驚:“每天揹著書包去學校啊。”
老師直搖頭:“這孩子,兩頭騙啊。學校以為他在家裡,家裡以為他在學校。”
老師家訪之後,爺爺奶奶等孫子晚上回來,進門就是一頓暴打:“叫你上學,你卻不在學校。”爺爺拿起棍棒,劈頭蓋臉地打向易連貴。
老爺子成天到晚忙著,沒想到孫子還惹他煩心,哪有不生氣的,只有暴打一頓,才解心頭之恨。
易連貴還小,也就十多歲,哪裡敢還手。
被捱打的易連貴,半大不大的,說有頭腦吧,卻不求上進,好好學習。
說他無頭腦吧,他還知道是自己錯了。
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就不回家了。
小孩子一賭氣,下定決心不回來了。反正沒有爸爸媽媽疼我,爺爺奶奶也打我,不如就在外面。
易連貴已經有逃學的先例,白天不著家,他在外面學會自己怎麼填飽肚子。
在鄉村,唯一可以填飽肚子的,就是在別人家裡的廚房裡找吃的。易連貴實在餓的不行,就會偷偷摸摸地,看見哪個家裡沒人,就進哪個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