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一批輪迴者降臨 (第1/3頁)
興霸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儒者當有何為?」
「為天地立心者為儒!」
「天地本無心,傳習聖道,為儒者,大其心,體天下之物,可以己心合天心!」
「為生民立命者為儒!」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念茲在茲,唯此為大!」
「為往聖繼絕學者為儒!」
「漢儒崇章句,唐儒耽佛老,溺於外道,豈可為之,應傳習聖人之學,承襲儒門道統!」」
……
張載中等身材,相貌平平無奇,可當他立於上方闡明大道,寥寥數句,振聾發聵,坐在蒲團上的黃尚,由衷升起了欽佩。
作為現代人,對於古代的書生,往往是有偏見的。
百無一用是書生,在很多時候,文人只會拖後腿,反倒是武將保家衛國,開疆拓土,更讓人熱血激昂,心懷嚮往。
但當黃尚真正來到張載門下,聽其講學,才明白了何為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豪邁,何為胸懷天下,繼往開來的使命!
第一次,黃尚感覺自己學習,不是為了功名利祿,而是有遠大的追求與責任。
這才是大儒。
拒絕司馬光,拜入張載門下,確實值得。
現在的宋朝,可謂群英薈萃。
放眼望去,光是語文課本里讓人背誦全文的大佬就扎堆。
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蘇軾、蘇轍、蘇洵、程頤、曾鞏……
至於有名有姓的文豪,那更是多了去了。
若以如今朝堂上的地位,司馬光無疑比張載強得多,甚至張載這輩子都沒怎麼得到重用,司馬光卻是四朝元老,如果投入他的門下,在朝堂上可以獲得的助力無疑更多。
但黃尚依舊貫徹原計劃,拜師張載。
僅僅半個月的時間,他就感到自己進步不俗,更體會到了學霸的感覺。
當怎麼也學不進去的時候,學習是痛苦煎熬,當能飛速理解老師所講,並成為全班的佼佼者時,就變成了我愛學習,學習愛我。
此時當張載的目光望來,黃尚便起身接道:「上輔君王,下安黎民,外服夷狄,內平賊寇,開萬世太平之基業,此數事,非儒者誰人可當?」
鏗鏘有力的聲音中滿是激昂,充滿著鼓舞人心的力道,引得堂內人人側目,張載眼中更是露出毫不掩飾的欣賞:「好!好!好!」
學生選擇老師,老師也在選擇學生。
儒家發展至此,已經分成了不少派系,教出好的學生,方能光大門楣。
張載如今也有不少得意弟子,但黃尚的才學,依舊是頂尖的,自然得到看重。
講學完畢後,張載再解答了每位弟子的疑惑,才施施然離去。
老師一走,堂中的學子唰地一下圍過來,中心赫然是黃尚。
張載鼓勵弟子要「大其心」,不是狂妄胡吹,而是合理的設定目標。
因此當黃尚說出這四句綱領,「無意」契合了他們的追求時,自然引為知己。
一時間,氣氛很是融洽。
這些都是同窗,將來守望相助的存在,黃尚和他們談笑風生。
當然,同窗也分遠近關係,當黃尚往學堂外走去,跟在身邊的只剩下兩位好友。
一位是遊師雄,另一位年紀極輕,才十一二歲,卻是少年老成,名叫種(chong)師道。
在北宋名將中,他可比遊師雄有名氣多了,抗擊西夏,出征遼國,抵擋金國入侵。
就這麼說吧,種師道不死,就不會有靖康之恥。
而種師道還不是個例,他出自種家將。
提到北宋的楊家將,人盡皆知,瞭解種家將的,卻寥寥無幾。
可歷史上,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