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中亞局勢 (第1/3頁)
炮火連三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前1386年,洪武十八年春,帖木兒帝國出兵中東地區的亞塞拜然,脫脫迷失之前在帖木兒的幫助下奪得金帳汗國的汗位,金帳汗國即今天的“莫斯科全境”,”如今想要進兵控制亞塞拜然,這威脅到了帖木兒在亞塞拜然及周圍地區的核心戰略意義。
亞塞拜然是一片肥美的草原溼地,又是歐亞大陸的咽喉,深思熟慮之後,帖木兒準備出兵搶先佔領。
在公元1340年,察合臺汗國以宗教信仰劃界,分成了東西兩個汗國。
《明史》稱為“別失八里國”、“亦力八里國”,兩個帝國都是信奉伊斯蘭教。
在公元1360年前後帖木兒的叔叔哈吉別格,將西察合臺汗阿卜杜拉驅逐,另立了效忠於自己的傀儡大汗,成為了西察合臺汗國的實際統治者。
而在公元1370年前後,帖木兒本人則成為了西察合臺汗國的控制者,為了鞏固自己對西察合臺汗國的統治,他強迫西察合臺王室與自己聯姻,就這樣成為了西察合臺汗國的“駙馬”。
如今的帖木兒帝國疆域是現在的巴基斯坦、克什米爾、阿富汗、伊朗、土耳曼斯坦、烏茲別克、伊拉克、塔吉克。他從原先的察合臺汗國分裂出來,不斷往中亞征戰,打下來一個強大的帝國。
中亞戰神——帖木兒。
如今大明遠征軍一旦征服掉北印度,統一印度,勢必會對帖木兒造成統治威脅,歷史上帖木兒是死在了征服明朝的路上。
當時後帖木兒征服掉大半個歐亞之後調轉矛頭,組建了一支大約80萬人的軍隊,準備入侵明朝。
但這次入侵行動可能象徵意義更大一些,因為他的大軍在公元1404年11月27日才開始出征,但在不到三個月之後,也就是公元1405年2月18日,帖木兒就死在了進軍的路上。
馬政認為帖木兒在進軍明朝之前,應該就已經知道自己將不久人世,他的這次入侵行動只是為了成就自己“世界征服者”的名聲而進行的一次象徵性行動。但無論如何,帖木兒幾十年的征服行動確實可以說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歐亞大陸歷史程序。
而由於馬政提前征服印度,大大加快了兩個帝國的碰撞,帖木兒是遠征歐洲、中亞、非洲之後回來,才征服掉現在的印度德里蘇丹王國。
如今的巴基斯坦已經被帖木兒佔領,巴基斯坦西北部山區,著名的開伯爾山口,是古印度歷史上多次遭受入侵便是由此山口開始。開伯爾山口是通往中亞、西亞的重要通道。
印度半島是易攻難守,如今蘇萊曼山脈、興都庫什山脈都被帖木兒佔據,就算統一印度明軍也會陷入非常的被動。
只有拿下巴基斯坦的這片領土,而且還要拿下開伯爾山口才能永保印度半島的安全。
開伯爾山口就是秦朝的函谷關,誰擁有這個雄關要塞,誰就擁有了佔領整個印度半島的主動權。
肥美的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都是明軍將士用鮮血和生命打下來的,馬政實在不想放棄。
這裡是馬政帶領大明爭霸世界的重要根據地,開伯爾山口是必須拿下來的,開伯爾山口不保,印度半島不保,印度半島不保則中南半島不保。
帖木兒的野心很大,一旦沒有可以阻止他的對手,勢必無限的擴張。
而現在的西藏地區烏斯藏雖然是大明朝的藩屬國,到時候背後捅你一刀也說不準,西藏的烏斯藏政權、新疆的東察合臺汗國都要納入大明朝的版圖,哪怕像歷史上康熙遠征準噶爾屠族,也要拿下來新疆。
現在的東察合臺汗國邊疆和甘肅的哈密衛邊關要塞緊緊挨著,歷史上大明朝就是失去了哈密衛,才給了蒙古人入主中原的機會。
歷史上大明朝滅亡之後,新建立的清帝國與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