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第1/3頁)
劉蘭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十六回 賢士閣丕顯討旨
呼延聖顯要討旨捉拿潘仁美,呼王拿這話當笑話:「孩子,這是什麼時候了,你還跟我調皮?」「爹,怎麼是調皮呢?潘仁美害死了我七哥,真把我氣壞了,這個仇非報不可!剛才又聽您這麼說,您既去不了,我去不是正好嗎?」「孩子,不許你胡說。小小的年齡,你下邊庭不是找死嗎?」「哎!就因為我小,才能把潘仁美抓住。您要去,還抓不住呢!」「胡說」馬氏一聽也生氣了,「你這胎毛沒退的孩子,怎能捉拿邊關的元帥呀?」「我可以得想辦法嘛!」「孩子,說啥也不能叫你自去送命。」「難道您忍心讓我爹爹去送命?我主意早定,再若不叫我去,娘,我就一頭碰死。」「寶貝呀,別價。」「不行,我非死不可!」這小孩子連蹄帶蹦的,可把馬氏嚇壞了。呼王也害怕了:「寶貝,別吵了,你去就去唄。」「爹,您答應了?」「答應了。我不去,你去。」呼王這是糊弄他的一句話。心想:起身那天,我早走一會兒,不就完了嗎?馬氏可急了:「王爺呀,你怎麼跟孩子說謊呢?」「我沒說謊啊!他願意去就去唄!」「你糊塗了!你是奉旨的欽差,聖旨上寫的是你的名字,他怎麼能去?」丕顯一想:我娘說得對呀!聖旨上的名字是我爹,我不能去,再者說,我又不是官,潘仁美拿我也不當回事啊!啊,這是糊弄我,我得緊緊地看住他:「爹,反正您答應我了。」「答應了,快睡覺去吧!」「好!不過,我今天得挨您睡。」「行。」
馬氏見丈夫又要下邊庭,思前想後,感慨萬端,對呼延贊說:「王爺呀,我們從河東到京城來,全憑自己的能耐,才當了這個王爺。咱跟南清宮的王爺不一樣,人家是鐵帽子,能一輩一輩傳下去,咱這孩子又不能承襲父位。如今,你又要下邊庭,若有個三長兩短,咱家可怎麼過呀?乾脆,你我收拾收拾,:棄官不作,樂守田園算啦。」「夫人哪,我不是把著這個王位不放,今天萬歲命我去抓潘仁美,不去不行呀!再說,我不去,也對不起老哥哥楊繼業。」「此話怎講?」「當初,皇上叫我當監軍,捧尚方天子劍看著楊家和潘家。是我中了老賊奸計,出外押運糧草,離了邊關,老楊家才受了害。」「聽你一說,去倒是該去,只怕你不是老賊的對手呀!」「我明天再找皇上,與他商議商議。」老夫妻倆說的話,呼延丕顯聽明白了。心想:我爹爹多為難呀!就沖這,我也得去。
第二天,呼延贊剛要去早朝,哪知道呼延丕顯把他的衣服拽住了:「爹!」「你怎麼起來了?」「昨天我一晚上都沒敢睡,就怕您偷著跑了!」「哎呀,我要上朝去。」「我也上金殿去見皇上!」「不行!」「昨天您怎麼答應的?」「我那是糊弄你呢!」「實在不讓我去,我就到午朝門外打鼓撞鐘!」這時,馬氏出來了。她往前一湊合,呼王把耳朵伸了過來:「你就領他去吧,到在金殿上,皇上一生氣,把他嚇回來不就完了?」呼王正要說話,丕顯接茬了:「爹,我是為您分憂解愁呀!您領我見皇上,就憑我兩行利齒,保管能說服了他。如領了聖旨下邊庭,算在您面前盡了孝,為國抓賊,算為皇上盡了忠,為楊家報仇,也算講了義氣。爹,怎麼樣?」呼王見他糾纏不休,只好說:「哎,寶貝,這樣吧!認可討個二皮臉,我帶你去!」「丕顯哪,萬歲要不讓你去,你就別去了。聽見沒有?」「那個自然。」
呼王爺把兒子放在馬鞍的前邊,爺倆騎著一匹馬,趕往八寶金殿。他可沒敢把呼延丕顯帶到金殿上,先把他放在了朝房。散朝之時,他悄悄告訴八王,說想面見萬歲。八王知他準是為下邊關之事,便領皇上來到賢士閣等著。呼王進來,行禮已畢,皇上面沉似水,說:「呼王爺,你什麼時候出朝?」「萬歲呀!此番捉拿潘仁美,事關重大,若弄不好,打草驚蛇,大宋的江山社稷就完了,我可不稱其職啊!」皇上聽了,心裡話:你不去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