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且不說太孫朱允炆屁股還沒把龍椅捂熱乎,就被上馬砍韃子下馬砍百官的彪悍四叔暴擊到下落不明,單單看軍事管理機構主業負責種地、萬一碰上打仗還不需要你負責這種先天性大bug的系統硬傷,沒多久,所有行都司的指揮使、衛所的指揮使千百戶都變成大中小各級地主了!
這也不是個事啊——亞里士多德曾曰:惡羅剎總會有的,你不防著點丫一定會打你!打仗既然在所難免,又要防止臨時指定的武將藉機會擁兵自重,咋辦呢?好辦:給你拴條鐵鏈子(哦,倒是沒讓你生八個)。
這條鐵鏈子就是文臣——文臣負責領軍,做主帥。可……問題又來了:文臣不知兵啊!而且,軍餉軍糧物資裝備等後勤工作全交給這幫兩袖清風一心奉獻的道德楷模們真不能讓人放心……那就再打個補丁:讓太監監軍,負責軍需供應這攤子事——ta們是皇上的家人,用著放心!
系統不斷地升級打補丁,最後終於變成一個無敵組合:
遇到戰事,朝廷臨時任命個禮部侍郎之類的文官做總司令,理由麼,可能是他字寫得好聖上愛看、也可能是他名字起得吉利(比如叫得勝)聖上愛聽、也可能是他人緣好,大家推薦——當然,也可能是他人緣不好,這個大家推薦的更踴躍……統領著大軍出來,半路上看幾章《孫子兵法》(《七書》裡其他的不行,都是講具體管理的“術”,不夠高大上)就算克敵本領瞭然於胸,然後對著山水畫一樣的地圖(有時候連這都沒有)冥思苦想一會,隨手一指,下達作戰命令:“x將軍聽令!此處依山臨水易守難攻,距我軍僅20裡,現命你率部於明日午時趕至此地佈陣,伺敵軍渡河時半渡而擊!老夫昨晚夜觀天象,牛鬥間隱有劍氣直衝霄漢,此乃大捷破敵之兆!不得有誤,否則軍法從事!”至於實際距離是20裡還是80裡、中間是不是隔了座山、敵軍看到嚴陣以待的兵陣會不會配合大人的戰略部署立即渡河等著被半渡而擊……大人才不管那個!打贏了那叫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神機妙算孔明再世、打輸了要麼是那幫閹貨貪墨了糧餉物資、要麼是那飯桶草包貪生怕死畏敵如虎——不就是耍筆桿子潑髒水麼罵大街踢皮球麼,誰怕誰?這可是大人的主業專長啊!
另有個尖嗓無須的公公負責大軍的軍需供應。這位公公大機率不識字(重男輕女的大環境裡,不是窮苦到相當程度的人家,誰也捨不得給傳宗接代的娃來那麼一刀),還要有人幫著公公算賬兼帶記錄:某營多少人、糧草需要多少、鹽醋需要多少、旗幟金鼓刀槍弓矢鎧甲拒馬鐵鍬錘子鎬頭布袋鐵釘麻繩斧鋸豬牛羊雞馬驢狗……儲備了多少消耗了多少還差多少戶部工部兵部調撥了多少哪個州縣供應了多少……然後開始分:他一個呀我一個,我一個呀你一個,我一個呀我一個,這個我還要一個——管軍需是聖上的信任,更是肥差,宮裡推薦自己的太監首領能不孝敬嗎?二首領那裡能不孝敬嗎?自己不留一點,肯定說不過去對吧?領軍的大人那裡不給也不合規矩吧?宮中、軍中同僚就算不能一視同仁也都得把嘴給堵上吧……至於當兵的吃啥喝啥拿啥打仗等問題——重要麼?打贏了那叫鞠躬盡瘁不負聖恩,輸了還是武將貪生怕死望風而逃!英明睿智的聖上絕不會把敗仗算在給自己倒馬桶的小廝(或大爺)身上。
同樣很可能一字不識的武將任務就簡單多了:按照領兵大臣的命令去砍人就對了。砍得過,那就一路衝過去,繳獲就是賺了、發現可能砍不過時,領著親兵隊在陣後砍自己的潰兵,讓他們知道反正都是死,也許還真就能砍贏了、實在不行就撒丫子跑路——真正的技巧在這裡!各部一起迎敵,你最好觀望一會兒:自己這邊佔優勢就果斷出擊,友軍跟敵人拼了半天體力已經累的不行了,追擊潰敵搶戰利品肯定跑不過你,往往能撿個大便宜、這邊眼看頂不住了,就要及時把隊伍帶離戰場,然後往營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