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這是要當面奪我的本命字? (第2/3頁)
西原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此才能答其“不知”。
不似有些人做夫子,只知道講自己知道的,一股腦兒地全灌出去,壓根不管旁人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
這樣的夫子講課,往往聽的人昏昏欲睡,講的人渾然不知。
以問答方式解惑的,首要條件就是知道的要比求解的人多。
而且要多得多!
知其知,知其不知。
非有大學問、大自信者不可如此。
蘇東山雖然口稱“學生”,卻在不經意間流露出自信。
“真才實學!”
眾人對視一眼,紛紛點頭。
才學如此,天分如此,待人接物還是如此,真的是生子當如……算了,自家祖墳未必能冒那個青煙。
“齊,禾穗齊平,象形而出。初為三穗齊平,其根不一,為表‘齊平’之意,‘齊’字中有二線,以示‘水平’之意……
‘齊’字可衍生為‘治理’之意,是以有‘起家治國平天下’……
剛才聽你說‘平’,我心生猜測,我的本命字‘齊’字是否氣象太小,不如‘平’字。
否則如何不是‘平家治國齊天下’?”
蘇東山點頭。
能修出“齊”字,足見戴過對“齊”字是有獨到且深入見解的。
而且他發現戴過說了那麼多關於“齊”字的見解,已然觸及了某些根本。
如此一來,自己就不用擔心會出“意外”了。
想到這裡,他微笑點頭,以示肯定。
“戴夫子所說不錯,‘齊’有平意,‘平’也有齊意。我剛才聽夫子所言,深有同感。
但我也有個疑惑,‘齊’為何是‘齊’?”
“這……”
戴過一愣,隨即眸中泛起精芒。
這問題看似刁鑽,實則深奧。
恰如問人為何是“人”,而不是牲畜一樣。
這個問題有點深奧啊。
能問出這個問題的人肯定是有自己答案的。
而那答案,有極大可能對自己有幫助!
戴過躬身執弟子禮:“請東山賢侄教我。”
眾夫子正襟危坐,看向蘇東山。
沒有因為戴過突然大禮而有異議。
本命字、大道登頂,便是認作義父都可以的!
蘇東山不再賣關子,直接揭曉答案:“不齊而齊。”
“不齊而齊?”
戴過眉頭緊鎖,時而迷惘,時而欣喜,最後看向蘇東山,面露懇切。
蘇東山笑道:“禾穗齊平是平,平從何來?因有‘不齊’,所以才有‘齊’。
如山有高低,水有深淺。
因其高,方有低。
因其深,方有淺。
如兵法有問‘地卒平齊,合而北者,何也’,即為‘相當,持平’;
《大禮.治學》中有言‘欲治其國,先齊其家’,即為‘整治’;
《大禮.述象》中有言‘地氣上齊,天氣下降’,即為‘上升’,又作‘躋’;
我儒家文聖一脈韓寔作《定法》中有言‘夫匠者手巧也,而醫者齊藥也’,即為‘調配’,又作‘劑’……
為何要‘整治’,為何要‘上升’,為何要‘調配’,又為何要‘剪斷’……
皆因為國不齊,氣不齊,身不齊,毛不齊……
夫子以為如何?”
眾人聽得紛紛側目。
《字說》、《大禮》、《定法》這些都是儒家聖賢所作。
在他們看來乃是儒家內部文脈不同,是以主張也不同。
他們都是治學、修儒多年之人,竟沒想過可以以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