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了11:00,在司令部的一再催促下,第十師的第40山地團只好硬著頭皮沿著山區公路前進,很慶幸公路一點也未遭破壞,他們的裝備是相當精良的,前面是裝甲車開路,車上的高射機槍直指天空。中間有5輛防空飛彈車,最後也是裝甲車。步兵不是乘坐在裝甲運兵車和步兵戰車中,就是乘坐在拖著山炮的重型卡車上,中間還有16輛俄製的2c1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
威風凜凜地繞過2個山腳,翻過一個山口,快速推進了40公里後,龐大的車隊正行進在一段險峻的山路時,突然前面向江中突出的一個山嘴的陡直山坡上傾瀉下山泥,一下子把公路堵死,而且&ldo;恰巧&rdo;把剛轉過山嘴的4輛裝甲車與後面的車隊隔絕。緊跟著裝甲車的軍車差一點就給&ldo;活埋&rdo;。整條車龍一下子變成了&ldo;死蛇&rdo;,團長裡達爾斯上校命令全團投入戰鬥。話音剛落,車隊後面也發生滑坡了。這一下整個團被困在這山谷的險峻山路上。裡達爾斯透過無線電話呼叫前面裝甲車上的人,沒有迴音。空有各式武器可是不知去打誰。
這一切當然是特種兵小隊的傑作啦。裡達爾斯上校一方面指揮工兵清除山泥,一方面派出一個偵察小隊越過山泥堆去檢視前面裝甲車的情況。隱蔽在山谷對面的特種兵報告了這一動作,所以偵察小隊剛繞過山嘴,裡達爾斯就聽到一連串的槍聲,無線電話就中斷了。這道山嘴就像鬼門關,派人從上面翻越也是有去無回。這一邊又無法進行火力支援。這位團長急得直跺腳,呼叫師部來直升機,得到的回答是直升機無法起飛,反而命令他們快速前往增援,第八師已經十分危急。可是工兵剛清理掉一半山泥,山坡上又滑下更多的泥石。憑藉空中優勢,我軍以一個突擊小隊就這樣拖住了印軍的一個主力團。
總體來說,在東線的印軍除了4個整編山地師,還有8個主力師在後面作支撐,在邦迪拉、德讓宗、阿帕龍、瓦弄等地還有8個師的兵力在守衛。如果他們能在這一地域任意機動的話,我軍的攻勢作戰將遭遇極大的困難。一般來說進攻方至少要有3:1的優勢兵力才能取得成功,可是我軍在發起攻擊的那一刻,前沿只有4個守備團、2個獨立師,1個中央突擊師(印軍還不知道)。印軍統帥部當然不相信我軍敢發起進攻,可是他們疏忽了這裡的地形和陸航兵團機動性對於進攻方的價值。擁有電動直升機的47、48集團軍的陸航兵團的垂直突擊能力也非同小可。印軍統帥部還犯了一個認識上的錯誤,他們是靜態地看兵力對比。我軍首先奪取了制空權,保障了陸航兵團的機動自由,陸航兵團則以低空火力和垂直突擊能力奪取了印軍的前沿野戰機場,有幾個機場運-14(伊爾-76)都能起降。40架運-14、80架電動運-8、140架電動運-7,一次就可以運送100個連和140個排的兵力。我軍的前線兵力在迅速膨脹。
印軍第八整編山地師師部19:35(新德里或當地實際時間17:05)
再說印軍的第八整編山地師在獨立6師、48集團軍的144師、郝志剛師的一部分以及空中大批戰機的聯合打擊下,到下午19:05時已經被切割成三大塊,再也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了。印軍修築的工事不可謂不堅固,但其戰術思想是以此為攻擊基地,分佈在前沿的據點的任務是壓制中方的哨所,所以相互間並不是按縱深防禦來配置的。它的防禦正面超過170公里,對於這種複雜地形顯然是過於寬大了。而作為主動進攻方的我軍是經過長期策劃,精心演練的,在擁有戰區制空權的情況下攻其無備,採用分割包圍的手段,切斷了印軍前沿據點與基地的聯絡、各個基地之間的聯絡,然後以優勢兵力和強大的空中火力,對其中的一個展開輪番進攻。經過12個小時連續不斷的多波次的突擊,徹底摧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