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終於爭取到了。
她和郕王終於是得到了他們最想要的東西:大臣對於郕王繼位正統性的承認。
這皇位,不是郕王謀算、爭取來的,是太后與大臣商議共舉而來,世系變更,也不是陰謀詭計而來,而是公議得出的結論。郕王得位之正,日後將無人可以質疑。
恍惚間,十多年前,帝位傳承時的風風雨雨,似乎又再現眼前,當時的疑惑與忐忑彷彿還是歷歷在目:雖然大勢不會因為她而扭轉,畢竟因為她輕微變化,她也要為栓兒登位,擔上責任。若是栓兒不堪為帝,她又該情何以堪?
事到如今,最壞的結果已經出現,但徐循心中,在沉重以外,卻是有種說不出的解脫。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在做出決定的那一瞬間,誰也不知將來會發生什麼,她只能盡力去做。
當日的錯,今日一樣是盡力去彌補,當日捧得上,今日便摔得跌,當日的錯,終於是得到一定的彌補,先帝和他的子息,將再和皇位無緣。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了~
第289章
最重要的繼承問題一旦定了下來;接下來的禮節反倒是簡單了。瓦剌就在城外不遠處,這時候還要精益求精地準備登基大典,純屬主次不分。不論是郕王還是徐循;都沒挑典禮安排的毛病;而是順著大臣們的商議點頭就是了。反正,投名狀都交了,今日在殿中擁立郕王的人,無論如何也不會給他下絆子;反而會自覺團結在他左右;形成一個緊密的利益集團,排斥著所有對郕王即位正統性有懷疑的人。自然;也不可能在皇帝登基典禮上玩弄什麼花招。
今天朝會後的議事格外冗長;商定繼承問題以後;天色幾乎已經入暮,大家連午飯都沒吃,整整一天就在殿中問答,雖然徐循代太后給眾臣賜了座,但大家也都是累得夠嗆,關於軍事方面的議題,只能是放到明天來討論了。
太后暈眩以後,的確是出現了卒中前兆,定下了最重要的問題以後,自感支援不住,已經提前從文華殿出去,下午的小朝議就是由徐循和郕王母子主持,不過一樣也是說話的時候不多,大多數時間都是讓大臣們商議禮儀的事情。現在散了會,郕王也很自然地就跟著徐循回了清安宮——此時也不需要再避諱什麼了,雖然太后還居住在清寧宮,但宮中的主宰,已經是悄然間換了人。
母子兩人相對,都是有些興奮後的茫然,國朝皇位,居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便換了主人,這麼劇烈的變化,擱著誰身上,誰也難免都要暈一下的。
“娘。”郕王欲要下拜,卻為徐循止住,他也就不再堅持,而是順勢坐到徐循身邊,多少有幾分困惑地問道,“眼下……該怎麼辦呢?”
再是有心機、有城府,受的也不是帝王的教育,郕王現在的狀態也就比剛接觸政事的太后、太妃好點,畢竟還是受過完整計程車人教育的,不至於四書五經都不給讀。不過對政事的生疏卻是絲毫不遜色於當年的徐循和太后,說白了,要不是他本來就沒封地,要跑也根本沒能力跑,都未必是會接過這如燙手山芋般的帝位。畢竟坐上來以後要面臨的問題,實在是極為棘手。
之前幾日令人精疲力盡的衝突和風波,只是整件事的開始而已,順利登基,對於現在數百里外的狀況並沒有什麼幫助,現在該怎麼辦,郕王心裡肯定是沒底的,他要能在剛轉換身份時就拿出一套完整的對策,還需要徐循堅定他的信心,才敢發言嗎?
徐循眼看郕王長大,對他的性格自然多為了解,郕王心思是有的,但也許是自卑於身世,並非那種一言九鼎的人物,性格總的說來,和善中有些軟弱,就說和自己的幾次衝突,最終都是以他主動讓步來調整關係。雖說徐循自己的做法也不算過分,但以此就可見郕王並非強硬剛愎一派。現在乍然登位,朝中必定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