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4/5頁)
保時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場合,例如當牧師上倫敦或從倫敦回來時才使用。平時使用邊門。同時還有一個後門專供園丁、乞丐及流浪漢出入。這一幢房子相當大,黃磚、紅頂,大約25年前以教堂建築物的風格蓋的。正門就像教堂的門廊,客廳的窗子是哥特式的。
凱里太太知道了他們是乘那趟列車來的,在客廳等候,留神開大門的咔嗒聲。門一響,她就馬上迎出去。
“那是路易莎伯母,”凱里先生看到她時說,“跑過去吻她一下。”
菲利普聽話又非常彆扭地拖著畸形腳跑過去。他跑了幾步,又停下來。凱里太太和丈夫同齡,瘦小身材,臉上佈滿著很深的皺紋,長著一對淡藍的眼睛。灰色的頭髮仍按年輕時的式樣梳成一綹綹的小發卷。她穿一身黑衣服,一條金項鍊是她唯一的裝飾,鏈上掛著一個十字架。她生性羞怯,說話聲音柔和。
“你們步行回來,威廉?”她一邊吻著丈夫,一邊以近乎責備的口吻說。
“我沒有想到這一點。”他回答,同時望了侄兒一眼。
“走路不礙事吧,菲利普。”她問孩子。
“我經常走路。”
他對他們的談話感到有點奇怪,路易莎伯母招呼他進屋,他們進入門廳。廳裡鋪著紅、黃相間的花磚。花磚上交替印有四臂長度相等的十字架圖案和耶穌畫像。堂皇的樓梯直通門廳。這樓梯是用磨光的松木製成的,有一股特殊的氣味。這些松木是給教堂安裝新座位時剩下的木料。欄杆上裝飾著4個《福音書》的著者的寓意圖案。
“我把屋裡的爐子生好了,我想你們旅行後會感到冷的。”凱里太太說。
擺在門廳的是個黑色的大火爐,只有當天氣很冷、牧師又患感冒時才生爐子。凱里太太感冒是不生爐子的。煤很貴。此外,女僕瑪麗·安不喜歡到處都生爐子。要是他們想把所有的爐子都生著了那就得再僱個女僕。冬天,凱里夫婦住在餐室,生一個爐子就夠了。
夏天他們也改變不了這一習慣,仍住在餐室。因此,客廳只供凱里先生每星期天下午午睡用。但每星期六他書房得生爐子,以便他寫佈道。
路易莎領菲利普上樓,讓他看一間正面對著車道的小寢室。窗子前面有棵大樹。菲利普現在記起來了,這棵樹的樹枝很低,因此可順這些樹枝爬得很高。
“小孩住小屋,”凱里太太說,“你獨個兒睡不害怕吧?”
“不怕。”
他第一次上這兒時是和保姆一道來的,因此凱里太太不用為他操什麼心。現在她看著他,心裡有些放心不下。
“你自己會洗手嗎?要不要我替你洗?”
“我自己會洗。”他堅定地回答。
“好,你下樓用茶點時我要檢查你的手。”凱里太太說。
她對照料孩子的事一竅不通,決定送菲利普到布萊克斯特伯爾時,凱里太太對如何照料他想了許多。她急於想盡到自己的責任,現在他來了,她卻和他一樣地羞怯。她希望他不吵鬧,不粗野,因為她丈夫不喜歡這樣的孩子。凱里太太找了個藉口,把菲利普獨自留在樓上,過一會兒,她又來敲門,在門外問他能否自己倒水,才放心地下樓按鈴吩咐僕人上茶點。
餐室既寬敞又勻稱,兩邊都有一排窗戶,掛著沉重的紅色稜紋平布窗簾。中間有張大方桌。另一頭有一個顯眼的裝有鏡子的紅木餐具架。餐室的一角豎著一架小風琴。壁爐的兩旁都擺著兩張皮椅,皮面上蓋有商標印戳,椅背上都罩有椅套。有扶手的被稱為“丈夫椅”,沒有扶手的被稱為“妻子椅”。凱里太太從未坐在那張扶手椅上。她說她寧願坐一張不太舒服的椅子,每天總有很多事要做,要是她的椅子也有扶手,坐起來舒服,她擔心一時會捨不得離開的。
菲利普進來時,凱里先生正給爐子添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