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伐南詔---夜戰斜月橋3 (第1/2頁)
粉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白千嶽回到陣前,問道:“方才誰人射箭相救????
居行遠答道:“暗夜惡戰,貼身交搏,非神射不能建此奇功!?左手一指,門旗處轉出一人,正是江揚鷹!
原來居行遠見白千嶽獨鬥二將落入下風,當即叫來江揚鷹,低聲說道:“要揭去仇怨,良機不可錯過!!!?
江揚鷹何等精乖,於是取出雕龍鵲畫弓,搭上箭,只等時機到來。
不一會兒,白千嶽遇險,江揚鷹覷的真切,只一箭,將齊圖慮射下馬來,解了白千嶽之危!
白千嶽心念電轉,原是要江揚鷹這等神射才能解這一鎗之厄!心中並無懸念,雙手一拱,道:“謝謝七弟相救,此生不敢或忘!!!?
江揚鷹亦抱拳還禮,道:“自家兄弟,何足道哉!過去的不是,望六哥海涵!?
白千嶽道:“過去之事,無須再提!!!?
白、江二人心中一般的心思,難道兩人恩仇心結就此揭開了嗎?
白千嶽轉念一想:“這廝早可助我,卻要我獨力難支時,才伸出援手,其用意不可不說歹毒???????
雖說兩人言歸於好,肚裡的心思卻是令人猜之不透??????
夏雨青率柏水岫及渾瑊諸將,見照原泰等南詔兵將退去,立即從永寧渡口渡江,除偵騎的馬匹之外,先渡人後渡馬,邊上岸邊出發,只用短短一個時辰就有五百餘人渡過江去。
夏雨青及彭衍剛分在兩岸指揮渡江,每上岸一百兵士即著將領一名帶領出發直奔斜月橋,首先出發者為陳召原副將,依次而行,絲毫不亂。
不到三個時辰,所有前鋒兵卒、馬匹皆渡過將來,並與居行遠所派哨騎接上了頭,山南西道將兵確實是行動迅速,紀律井然的精銳之師。
夏雨青等到了橋頭,只見對岸火光熠熠,正在舉火夜鬥,於是令全軍將乾糧取出充飢,唐軍自突圍後僅中午草草吃了乾糧之後就未進飲食,趁此空檔,飽餐一頓,養足力氣。
夏雨青與柏水岫商議,派出多名偵騎與哨馬向四面八方撒出,探查敵軍訊息,若有見到南詔、吐蕃之大批兵馬移動則迅速來報!小股散兵則無需回稟,以免誤了軍機。
渾瑊到了橋頭,見居行遠在橋西列陣夜鬥,卻似乎沒瞧見李飛等調派過去的的將校,心中疑惑,但是目前情勢危急無法詢問,不見好友,雖然隱隱到不妙,卻是無計可施。
不久之後,有哨馬來報,上游三十餘里處之元謀,南詔兵馬火速架好浮橋數座正在過江,打著旗號戍衛大將封羅皓的旗號,已過江一千餘人了尚有四千餘人在對岸等待。
柏水岫一盤算,此時全軍前去截擊,橋頭必定空虛,被敵人鑽了空子,後果不堪設想,分兵去襲擊,又恐兵力不足,況且唐軍人馬都累了整天,極需恢復體力,於是令哨馬注意南詔軍動向,若直接奔向斜月橋,則設下伏兵以待之,若奔他處則另作商議,令全軍不卸戰甲和衣小憩一會兒。
不多時,哨馬回報,南詔雖未全數過江,但過江兵馬分作數隊,每隊約五、六百人,向東南而去,柏水岫望著地理圖本略一沉思,即與夏雨青商議,斜月橋頭留下一千三百兵馬,其餘兵馬分作兩隊,由渾瑊與顏季明各率四百餘騎兵,多帶乾柴引火之物,疾馳而去。
柏水岫特別叮囑二將:元謀與武定之間,有一樹林名曰樟樹林,可以埋伏兵馬,堆積柴草及硫磺焰硝,待其兵至,即可放火。渾、彭二將可引兵截殺敗逃兵卒,切勿攻擊紀律嚴整的堂堂之師。切記!不要戀戰,曙光一現,即刻回到斜月橋頭,切不可有誤。
分撥已定,兩將分頭幹事去了。
柏水岫派遣剩餘一千三百軍士隱蔽在橋後方樹林,虛插旗幟,嚴令不準舉火,嚴禁發出聲息與失驚打怪,違令者立斬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