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盤龍山巔3 (第1/2頁)
粉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藥師此時更是震驚,暗道:“這神光大師果然已臻坐忘』境界,他已忘卻自己僅有一臂,所以我初見他之時,也未曾注意他僅有一臂。”
只聽神光又道:“老衲尚有一事,想請檀越鼎力相助。”
李藥師知那神光已入“坐忘”玄境,心中對他益發尊敬,聽他言語謙遜,趕緊應道:“晚輩不敢。大師有何吩咐,但請示下,只要晚輩能力所及,定當全力以赴。”
神光微笑道:“好說。老衲此事,正與檀越劍道有關,也與《楞伽經有關。”他輕念一聲佛號,繼續說道:“檀越當知東土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禪師?”
李藥師應道:“是。”
菩提達摩是南天竺僧人,曾修禪於登封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達九年之久。
他在華夏中土宣揚佛法禪學,被尊為西天禪宗第二十八祖,東土禪宗初祖。
神光點頭道:“這部《楞伽經正是達摩老祖所遺。達摩老祖圓寂之後,弟子在他身側見到一卷經文,便是這部《楞伽經。此經雖然經文寥寥,義理卻極深奧,諸弟子苦讀鑽研,久而不可得解。檀越請想,達摩老祖面壁九年,涅盤之後,在石壁之畔僅僅遺留一卷《楞伽經,此經必定非同小可。於是諸弟子遍歷名山大川,訪尋前輩高僧,求解經文妙諦。歷時四十載,竟然未能彰解此經秘義。”
李藥師恭謹稱是,心道:“這《楞伽經竟是如此深奧,窮多位高僧四十年之力,仍然無法彰解經文秘義。”
只聽神光語音稍頓,沉聲唸了一聲佛號:“其後,北周武帝禁滅佛、道二教。”
神光身旁那名中年僧人一直合十靜立,未曾出聲,此時也念了一句“阿彌陀佛”。
李藥師雖曾親身經歷北周武帝滅教之事,然他當時不過五、六歲年紀,並不能體會此事對社會所造成的衝擊。
他只聽長輩提起,當時佛、道二教靡費過甚,助長頹廢、荒淫的風氣,又以超渡冤魂之法為嗜殺的豪強贖罪,是以遭到禁斷,經像皆毀,沙門、道士勒令還俗,佛寺、道觀及其財貨均被籍沒。
神光繼續說道:“此事雖是我教大劫,《楞伽經秘奧倒也因此而得到闡發,實是我佛緣法。滅教之令既下,當時諸弟子競相南奔,老衲也渡江去到南朝。一路西行蜀地,來到峨嵋。我佛慈悲,竟爾得晤梵僧般剌密諦大師。老衲聽密諦大師講談佛理,大為欽佩,便取出《楞伽經向大師討教。幸得大師啟發,苦思七七四十九日,方才勉強貫通《楞伽經秘義。”
那中年僧人再念一聲:“阿彌陀佛。”
神光又道:“當時老衲自謂已然得道,喜樂無比。然而,這十二年來,老衲卻逐漸領悟,在此《楞伽經中,除卻禪宗佛學,另有絕妙武學。”他又念一聲佛號,繼續說道:“檀越當知,身健則心靈,心靈則易悟。所以我教禪宗佛學往往佐以武學,以俾相得益彰。”
說到此處,神光雙目竟似當真射出神光,朝李藥師深深注視:“據老衲所知,尊師之道,也是如此?”
李藥師出生時,華陽子已去世。神光依李藥師年齡判斷,知他並未親炙華陽子。
李藥師躬身應道:“是。”心道:“原來神光大師要談武學。”
果然聽見神光說道:“老衲年紀大啦,不如年輕人身健心靈。”說著朝那中年僧人一指:“老衲這小徒璨了,自幼勤參佛法,然於武學一道,卻是無緣。今日難得與檀越在此相晤,老衲想請檀越一同參研《楞伽經武學,不知檀越意下如何?”
李藥師敬謹答道:“不敢。晚輩若是有幸承大師教誨,得窺《楞伽經妙諦,實是無上緣法。”心道:“原來這中年僧人法名璨了,是神光大師的徒弟。”
神光神色歡愉,說道:“如此甚好。老衲下處就在前方,便請檀越移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