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第1/2頁)
晨曉茉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姐妹兩個都想嫁到郡城去,不過還是三姑娘拔了頭籌。」
「我們這個張知縣啊,嘖嘖」
闕氏邊說邊搖頭,「看來唐家真的不會把女兒送過去了,不然也不會急匆匆地把兩個姑娘都嫁出去。也是,張知縣也不看看自己都一把年紀了,居然還好意思看上人家十五六歲的小姑娘,真是個老不羞。」
因為張知縣之前做的那些事,縣衙的家眷們都對他有意見,現在闕氏說起他的閒話來便毫不客氣。
「他拍馬也比不上胡知縣,人家胡知縣愛民如子,他倒好,什麼都想往自家扒拉,連幾兩銀子都不放過。怪不得這麼一大把年紀了,還只是個知縣。」
闕氏抱怨了大半天,到了傍晚才回去。
柳二丫覺得有些奇怪,怎麼她突然就對張知縣有這麼大的意見,以前她雖然也看不上張知縣嗜錢如命的樣子,但不會這樣抱怨個不停。不過晚上她就知道了,因為這個月陶硯拿到的俸祿,變少了。
「只有十二兩銀。」
柳二丫數著銀子,不解地問道:「怎麼你的俸祿變少了?」
陶硯的俸祿雖然只有十兩,但每個月縣衙還會另外發一筆孝敬銀,這筆銀子有時候多有時候少,但從來沒有不發的。
畢竟這些孝敬銀都是本縣三教九流以及各家鋪子的掌櫃,還有碼頭那邊給的,柳二丫在碼頭那邊開的小客棧就每個月會給五百文的孝敬銀。然後縣衙每個月會給底下的人分,陶硯現在每個月能拿五兩,年節會更多些。
這是朝廷上下不成文的規矩了。
像知縣這樣的外官,每年年中以及年底都要給京城的官員們孝敬,美其名曰『冰敬』『炭敬』,這些上獻的銀子便是從這兒來的。
陶硯有些鬱悶,「那筆孝敬銀張知縣拿走了大半。」
柳二丫驚訝,「大半?」
陶硯:「是啊,以前胡知縣在的時候,他拿三成,魏大人一成,然後溫叔他們這些分兩成,縣衙上下得兩成,至於剩下的兩成則送往京城。張知縣來了之後亦是如此,然後這個月他的師爺直接取走了六成。」
柳二丫數了數,「那還剩下四成。」
她看著那孤零零的一兩銀子,「那以後你就只剩下一兩了,那豈不是和你做捕快的時候差不多?怪不得今天乾娘來的時候很不高興,還罵了張知縣一通。」
「整個縣衙都不高興。」
陶硯的語氣懶洋洋的,「但又不好說什麼,畢竟這筆錢是不能擺在明面上說的啾恃洸,只好自認倒黴了。」
第106章 過渡章
張知縣的這一次次舉動, 真的很讓人厭煩。
最起碼陶硯就高興不起來。
若是對方搜刮民脂民膏,又或者是給百姓加一些苛捐雜稅,那他們二話不說, 想法子往上告狀就是了,不把他的烏紗帽扯下來不罷休。
但他偏偏不是。
張知縣來了一年多, 心思一點都沒放在百姓身上,他既不鼓勵農耕, 又不勉勵學子,就一門心思的找名目讓人給他送禮。什麼納妾、過壽、抓周、滿月等等,撈錢的花樣一個接著一個, 如今還把手動到了縣衙的『孝敬銀』上。
這每一樣都是在鈍刀子割肉, 可又偏偏讓人無法反抗又或者是不敢反抗, 因為他是朝廷任命的石縣知縣, 是整個縣城最大的官。若是因為到手的『孝敬銀』變少了而做出什麼不利於張知縣的事, 那不管是誰都要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縣衙的人雖然私底下抱怨紛紛,但都不敢做什麼。
陶硯亦是如此。
他在縣衙待的時間不長,之前的胡知縣又是一個明察秋毫、體恤下屬的人, 所以他對張知縣這種無所作為, 只一心想著發財的官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