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向姚興獻馬,途經朔方,劉勃勃就把這批戰馬全部留為己有,擴充軍備。他對自己的老岳丈也絕不手軟,召集三萬多人的部眾襲殺了沒弈於,兼併了他計程車卒,頓時壯大了自己的隊伍。
劉勃勃認為匈奴是夏后氏(也就是夏朝君主)的後裔,就在這一年六月自稱大夏天王、大單於,改元龍升,設定文武百官,建立了十六國中的最後一個國家‐‐大夏。
(高雲建立的北燕則基本與夏國同時,因為在前面已經提到過,所以我在這裡把夏國當作最後一個國家。劉勃勃的想法很怪,關於匈奴的起源,大致認為是春秋時期北方的幾個狄族演化而成,更遠的始祖還真不好追溯。劉淵當年認漢朝皇帝做祖宗,至少還是明擺著可算半對的,劉勃勃卻認了個夏朝君主做祖宗,若真有些根據,可算得上對考古學有所貢獻。(夏朝的後代,按司馬遷所說,封在杞國(就是我們常說的&ldo;杞人憂天&rdo;的杞),國滅後其族散居中原各地,何時又跑到北方去做匈奴,不可考。或者,就把這個問題,留作將來歷史系某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題目吧,一定會很有意思。))
劉勃勃以他收羅的那些軍隊,先攻破了鮮卑族的三個部落,收降一萬多人。接著又進攻後秦三城(今山西代縣西南)以北各據點,斬殺了楊丕、姚石生等後秦將領。
劉勃勃四處攻戰,令部將十分不解,他們說:&ldo;陛下要想經營關中,就應該先鞏固根據地,讓人心倚向你。高平山川險固,土地肥沃,可以在那裡定都。&rdo;
劉勃勃笑道:&ldo;你們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剛剛白手起家,手下的人不多。姚興也算是一時的英雄,關中現在還拿不下來。如果我專守一城,姚興必然全力來攻,眾寡不敵,失敗就不遠了。不如以鐵騎與他周旋,出其不意,他如救前,我就擊後,他如救後,我就擊前,把他搞得疲於奔命,而我則可以從從容容地奪他的糧草。不出十年,嶺(秦嶺)北、河東一帶就全歸我所有了。等到姚興死後,他的兒子繼立,那時就可奪取長安,至於策略,我已瞭然心中。&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